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王枕边书的管理智慧 > 霸图十七(五霸争雄之十三)

霸图十七(五霸争雄之十三)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城濮之战以晋国的告终了,而它之后的影响却要远远大于当时的战果。Du00.coM这一站之后,楚国强盛外表下氏族与王权的矛盾开始表面化,令尹子玉和子西、子上等将领深感愧对家族和王室,决意自裁以谢国家。这边楚成王听说兵败,便命成大心前往接应,待得他赶到楚军大营,子玉等已自杀身亡,成大心便率领剩余兵将返回楚国。

等到这些出征的将士们伤痕累累地出现在楚国民众们面前时,生性粗犷的楚人们愤怒了,他们无比激愤地涌上前去,抓住距离最近的士卒追问这场惨败的因由;得到答案后的民众更是难以压抑激动的情绪,开始涌向王宫,他们想要成王给他们一个说法!!甚至有少数过于激动地年轻人还打砸了沿途不少的财物。

为了平息百姓的愤怒,楚成王决定追究战败之责,在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和利益拆分、争斗之后,子玉等所属的若敖氏家族受到了严厉的惩戒;几位身任高官家族成员被推出来担任罪责。而令尹这一要职也被成王委任给了蒍吕臣,而蒍氏始为正卿,也从此打破了若敖氏一族对楚国大权的垄断;一场深度的变革开始在楚国发生。

另一边在凯旋之中的晋文公,本来一直畏惧楚军的反扑,所以派了很多细作暗自尾随在楚军背后,此时听说成王逼死子玉,又安排蒍氏执政,顿时喜上眉梢,对先轸等人道:“我担忧的人终于死了!蒍吕臣能够保住自己的地位就不错了,哪里还能跟我们一较高下?”于是,晋军真正算是高奏凯歌,军容严整地返回晋国。

在回军途中,路过雍丘,文公命令停军帮助周天子修筑宫室,而他本人则亲自至周都,告捷献俘,此举更加博得周襄王的好感,于是亲自接见他。文公共献给天子楚国战俘,有战车一百辆、步兵一千人。而则襄王赐文公以御酒,并正式策命文公为侯伯,意为诸侯之长,准许其保卫王室,讨伐不臣诸侯之权,并赐大辂之服,戎辂之服,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秬鬯一卣,虎贲三百人。自此,文公继承齐桓公的“遗志”,将尊王攘夷之大旗独抗于肩,承担起了维护东周王室秩序的光荣职责。

于是就在雍丘,晋文公以周天子之命,召集诸侯,齐昭公、宋成公、鲁僖公、蔡庄侯、郑文公、卫叔武、及莒子,会盟于践土,一举奠定了晋国在诸侯中的“王室宪兵”地位。

632年7月,晋国大军终于凯旋归国,士卒整齐排成队列,军乐高唱凯歌,万民在路旁欢呼相迎,晋文公至太庙献上割下的楚人左耳,告慰晋国历代先君,紧接着便大赏三军将士。晋国上下,欢声雷动,文公受到了民众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和拥戴,他的威望已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

是年入冬后,晋文公来到大夫赵衰的封地温邑,在周、晋边界线上再度以霸主名义号召诸侯会盟;这次的会盟由晋文公主盟,齐昭公、宋成公、鲁僖公、蔡庄侯、郑文公、陈穆公、莒国、邾国国君、秦小子会盟,此次会盟一方面进一步确立了文公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则起到了加固诸侯联盟的作用。

下一年,周襄王欲召集诸侯,便着晋文公代自己命诸侯至翟泉面见天子;襄王更进一步特许晋国,以执政兼上军佐狐偃代文公会盟。6月份,诸侯之会如期举行,周襄王面见晋国特使狐偃、宋成公、齐昭公、鲁僖公、陈穆公、蔡庄侯、秦穆公。晋国以天子家臣的地位面见诸侯国君,既彰显出高人一头的优越感,也标志着晋国霸业达到了巅峰。

两次会盟,晋文公已经成功征服了齐、秦、宋、郑、卫、鲁、陈、蔡、莒、邾等关键诸侯,成为继春秋时期继齐桓公后又一事实霸主,稳定了晋国的霸权地位,中原地区出现了新的格局。

但诸侯国发展了那么久,强大的也不是一家两家,虽然文公得到了大多数强国的支持,却也有少数那么几个比较不给面子的国家存在。此时被郑文公统治的郑国便是其中之一。

郑文公在当年重耳流浪时曾经轻慢过他,此时见到晋国日益强大,心里却是越来越担心遭到报复;于是与楚国联络,希望能够和楚国互为助力以制衡晋国。孰不料郑国秘密通楚之举却不胫而走,很快被文公知晓,真的是瞌睡便来枕头,晋文公早欲伐郑以报私仇,郑国君臣的举动可说给晋国讨伐他们提供了最好的借口。

正所谓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公元前630年,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向郑国发起进攻,晋、秦联军很快就包围了郑国,晋国兵至函陵,秦军驻扎氾南;这一次晋文公出兵,旨在灭亡郑国,而不只是简单地教训一下。

兵临城下,郑文公大为惶恐,不知所措间病急乱投医,便派出国内早已不参与政事的烛之武前往秦营,面见秦穆公。烛之武可以说是后世纵横一派的起始人物,一到秦营,对秦穆公软硬兼施,大力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

在烛之武代表郑国给出的巨大的战略诱惑面前,秦穆公竟然决定不再与晋国合力,而是单方面与郑国议和,并派遣兵将为郑国戍守,自己率领大部队撤退了。这下子让晋文公很是难堪,攻郑、必与秦兵交战;不攻、这面子往哪里摆?于是召集众臣协商对策,坚决主战派的狐偃力主晋军先把秦军给收拾了,再单独灭郑。而晋文公此刻的考虑则更为周祥,因为他不想就此就将人们最为称道的“秦晋之好”给葬送掉,毕竟此时晋国羽翼初丰,和强大的秦国翻脸确实还不是时候。于是文公决定接受了郑国的赔礼,并得到郑文公归附的承诺后,成功退兵归国。

此行虽未灭郑,但郑文公再也不敢对晋无礼,一直小心地侍奉晋文公。公元前628年,郑文公一命呜呼,郑文公送到晋国当大夫的公子兰(差不多也就是人质的意思)回国即位,是为郑穆公;郑穆公在位22年,也始终是晋国的重要追随者。

这里还有一件很重要的改革动作需要重点讲一讲,就在晋文公南下中原与楚争霸时,晋国周边的白狄等游牧民族时常对晋国实施侵扰,这些游牧者的不断骚扰一直让晋国如芒在背。在城濮之战结束后不久,为了表彰那些在战斗中表现优异者,晋文公设立了一个叫“三行”的特殊部队,其中以荀林父将中行,屠击将右行,先蔑将左行;三行军的主要的战斗任务就是防御在太行山一带游弋的胡人。

三行军设立之初,作为晋国不怎么起眼的后备军,并不引人注意,但后来却为史家所反复提到;一是荀林父因此而创造了中行氏族,三行只设有将,不设佐,也就不是军的编制,那么三行之将应该都不是卿级,而只是大夫。按照周朝制度,诸侯扩军不能超越三军;此时晋国已是三支正规军,三支后备军(即三行军),对外宣称晋国没有逾越制度,而事实上已经是春秋第一军事强国。

而三行军的统帅荀林父、屠击、先蔑,都属于晋国的传统贵族,在晋文公称霸过程中,新兴贵族出力不少,地位也日渐显贵,让献公时代就已经发达的家族颇有怨言。此时晋文公提拔三行将,无疑也有着另一层意义——平衡国内贵族权益。

【感谢关注,欲知后事如何,静待下回分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