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线:七、宜昌的第一次腾飞
大三线:七、宜昌的第一次腾飞
自从1949年7月宜昌解放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宜昌各方面的发展一直很缓慢,说的好听一点就像“世外桃源“,说的不好听就是被遗忘的角落,1958年至19**年的7年,正常年份工业总产值只有可怜兮兮的3000多万元,全市还是只有上起西陵一路,下到九码头的一个狭长的、小小的沿江走廊,全市只有两座交通岗亭,解放路最热闹、解放路上那座三层楼的红卫商店最大。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叶,宜昌被列入三线建设,国家大量投资建厂和沿海工厂内迁落户宜昌后,这种状况才彻底改观,宜昌才迎来了新中国以来的第一次腾飞的机遇。
1966年9月,纺织工业部决定,将沈阳纺机、天津纺机和上海一机厂和七机厂生产纺织机械的部分设备内迁宜昌市,兴建宜昌纺织机械厂,1971年建成投产。1967年4月,宜昌棉纺织厂在伍家岗动工兴建。另一座大型棉纺企业宜昌旭光棉纺厂也于1974年动工兴建,次年建成投产。两厂投产后,“宜昌市结束了机器棉织工业用纱靠外调的日子“。
1966年10月,武汉综合电机厂开关车间迁至宜昌,选址伍家岗艾家嘴,兴建湖北开关厂。连同这一带原有工业企业和在建企业,形成重要的伍家岗工业区。开关厂兴建投产以及电线电缆、输变电设备、小水电设备和柴油发电机或原有扩建或新建投产,宜昌电工电器制造行业迅速崛起,成为全市机械工业的主要行业。
1966年10月,交通部长航局红光港机厂在宜昌市江南五龙筹建;1967年8月,经国家计委、建委、一机部批准,由上海电缆厂和一机部上海电缆研究所设计并于同年筹备成立的鄂西电缆厂筹备处,在江南谭家河动工建厂,于1968年2月命名为红旗电缆厂。毗邻的两厂建成投产,结束了宜昌长江南岸没有现代大工业的历史。
1966年10月,化工部在宜昌中南路兴建大型橡胶制品企业中南橡胶厂即137厂。该厂占地面积4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1968年土建动工,1972年部分投产,1988年和19**年,实现产值、销售收入双过亿元,是全市第一家“双过亿“户。
1967年3月,经国家计委和机械工业部批准,湖北钢球厂在当时市区石板溪破土动工兴建,在此前后兴建了宜昌市电线厂、宜昌轮胎厂、宜昌电子管厂、宜昌硬质合金厂、宜昌制药厂等企业,形成宜昌又一处新兴工业区--铁路坝工业区。
这些工业项目的建成投产,使宜昌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技术装备精良,基础比较坚实的国家工业基地和战略后方,一批工业产品获国家金奖、银奖和部、省优质奖。有的产品用于国家重点建设。不仅大型工业企业的产品闻名遐迩,而且小厂的产品也光彩夺目,有的派上大用场,在为国家尖端科学和国防建设的服务中大放异彩,先后三次受到**的通电嘉奖。
1966年3月,在四机部支持下,北京775厂将4条生产线调拨给宜昌,填补了宜昌电子工业的空白。1969年10月,四机部作出了“加速宜昌市电子管厂建设的决定“,正式确认宜昌市电子管厂为电子工业部重点投资的三线地区电真空器件的生产厂家。会后,国家投资141。8万元,军工产品率很高,16个品种曾高达90%。
1966年兴建的宜昌半导体元器件和稳压器等长达15年为卫星、火箭工程效力而获殊荣。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1980年5月18日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上和1984年9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的科学实验通讯卫星上都有宜昌的贡献,不仅获得了****、国务院、**军委致电祝贺。国家电子工业部还通令嘉奖半导体厂,并颁发了12000元奖金。
三线建设大大促进宜昌工业的发展,1965年全市(均指地市合并前的宜昌市建制,下同)工业企业虽有122个,但都是小型,职工只有1。22万人,1978年企业总数增加至251个,职工人数大幅增加至5。57万人。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更为迅猛,1965年度为4681万元,只5年功夫提高了1。28倍,197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这就是宜昌解放以后的第一个飞速发展期。
想想也是,直到六十年代,宜昌人口也只有10万人左右,是个地地道道的小城市。到1971年末,宜昌市区总人口却一跃变成221215人,几乎翻了一番。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宜昌就完成了从小城市到中等城市的蜕变。而1975年和1978年两次编制的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中,都将宜昌的城市*质定义为“以水电为中心的新型工业城市“,因为接踵而来的葛洲坝和三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