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十三、宜昌与330
330:十三、宜昌与330
宜昌人自古以来“质直好义,不事夸诈“。1954年,长江洪水暴涨,荆江大堤告急。8月7日省防汛指挥部急电宜昌市:10小时内赶运1000立方石头至沙市护堤,宜昌人忍痛割爱把临江一线的千年青石板一撬而空,连夜装船运往沙市。1969年洪湖濒危,宜昌人将城内大街小巷尚存的青石板全部献出。这就是宜昌精神,无私奉献、不图回报、讲义气、重感情。
1970年葛洲坝开工前张体学10次到宜昌,要求宜昌人大力支援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宜昌人以博大的*怀接纳了12万建设大军,宜昌人与葛洲坝建设者同甘苦*患难。让他们融入到宜昌人的大家庭,*享水电之都的荣耀。当然,宜昌这座因为三线建设正在腾飞的城市也因为葛洲坝工程的兴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机遇,真应了那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为了弥补葛洲坝施工机械不足,指挥部决定:由荆州、咸宁和恩施三个地区组建三个民兵师参加葛洲坝工程初期会战。1970年元月开始,三支民兵队伍陆续开赴葛洲坝。他们高举红旗,扛着***语录牌,拉着板车、推着独轮车,挑着行李,唱着语录歌浩浩荡荡来到工区。睡地铺、做野炊,以铁锹、箢箕、扁担和板车为武器,修筑长江第一坝。有人回忆说:“1971年参与葛洲坝工程的前后方人数峰值达到12万余人。不到半年的时间,在宜昌的西北面,以镇镜山为中心的1。3万亩土地上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工区城。“
七十年代初期,在当时郊外的铁路坝、石板溪、乌龟碑等地,雨后春笋般的矗立起一栋栋厂房,因为“三线“建设,一批大型企业都迁移而来。宜昌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最大发展的机遇。而葛洲坝工程的兴建,更是让宜昌城区人口和面积都急剧膨胀。有人回忆说:“当时有半年时间没去镇镜山,偶尔再去一看,吓了一大跳,到处搭的芦席棚、简易房。“
宜昌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是什么样子?有人说:“那时候,九码头就是一个滨江百货大楼,一直要到二马路才有个满意楼,再要到解放路中山路口有个海鸥。那时候九码头还是荒的,宜昌就是两个主要的街道,街上就是从沿江大道到解放路。后头的东山大道很窄,两边都是树。连公交车都没有,到哪里去都是货车,人都是站在上面。“
宜昌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是什么样子?有人说:“上世纪70年代的宜昌,没有什么商业中心,那时候铁路坝夷陵广场这一块还是水田,最大的商店是位于云集天桥附近的一栋三层楼商店--红卫商店。那时候物资很紧俏,商品流通以计划调配为主。商店里日用工业品、百货商品主要从上海、武汉、广州等地调进。“
宜昌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是什么样子的?有人说:“夷陵广场这一带还是空荡荡的。有一个足球场,时常有人在此玩球,还有一个木器加工场,四处堆有大量的圆木,电锯的声音成天吱溜溜地响个不停。附近有老窑场、乌龟碑,再过去,就是一些农田溪沟,宜昌老东湖残留的几块湖塘还可看见。“
其后不久,随着葛洲坝工程的建设,除了葛洲坝那一大片区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宜昌最大的变化就是街上多了一些外地来的小伙子。有人说:“那个时候来到宜昌的年青人如果是休息天他们会一帮一帮的背个白色的工具包(劳保)、穿着深筒胶鞋逛游宜昌市。宜昌人那时就知道330的人有钱。
宜昌变化最大的还是铁路坝这一带,随着工厂的建成、随着外来人员的增多,那个原本被说成“铁路坝、鬼**“的地方很快兴盛繁华起来。先是有商业城,后有老地区新华书店、地区一招(现在的峡州饭店)、宜昌剧院(现在的均瑶广场)、宜昌商场、国贸大楼、九州大厦(现在的丹尼斯)等相继而立,很快就成了宜昌新崛起的闹市中心。
上世纪九十年代,从当时***的大连开始,中国各地刮起了兴建广场风,宜昌当然也不甘落后,政府投巨资将商业城迁走,在此建了一个**的城市广场,宜昌就有了新的骄傲,新的脸面。车水马龙,高楼林立,整洁美观,绿草茵茵,说实话,很豪华很气派,可惜,这个地方不叫铁路坝,就少了宜昌文化的底蕴这也是不争的事实。面对夷陵广场这个名字你能说什么?铁路坝就可以让思绪在晚风中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