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十二、330与宜昌
330:十二、330与宜昌
1970年12月29日,武汉军区派专机把***批示的关于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78号文件送达宜昌。当天,时任宜昌地区革委会副主任的王群在宜昌地区“两代会“及荣优代表会上宣读了**文件,时任省革委会副主任的张体学在会上讲话:“我这次主要是为葛洲坝工程开工而来。葛洲坝工程,很快要上10万人,吃的穿的用的,是个很大的负担。但困难是暂时的,这个暂时的困难我估计得两年多。为了葛洲坝工程,**提前安排鸦宜支线的钢轨。只要把路修通了那困难不是小多了嘛。“
10万人是个什么概念?直到六十年代,宜昌人口也只有10万人左右,是个地地道道的小城市,这也就是说,宜昌需要接纳一个和他本身一样、甚至比他还要大的企业单位和人员,就等于在极短的时间再造一个宜昌。于是,宜昌全城动员起来了。宜昌人民以全部的热情和博大的*怀迎接葛洲坝建设大军,并举全市之力支持和参与葛洲坝工程的建设。
1970年12月17日开始,为了保证葛洲坝工程施工车辆道路通畅,宜昌城区男女老少齐上阵,辟山填塘筑路建桥,再修东山大道。那是从万寿桥往东,沿东山西麓直至伍家岗白马山下,数万宜昌人参加义务劳动,苦战45天修成水泥路面。东山大道顺利通车,宜昌打开东大门热情欢迎葛洲坝建设者。到了1971年元月,宜昌二中、宜昌地委党校、宜昌县高和县医院等单位夜以继日地搬迁,一个多星期全部迁出工区。
那个时候的宜昌天天铁流滚滚、人声鼎沸,丹江口工程局(原为水电部第10工程局)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丹江口水利枢纽工地转战宜昌;原水电部第13工程局从山东马颊河奔赴葛洲坝工地。基建工程兵61支队和解放军第一军第一师的一个团先后进驻宜昌。湖北省水利厅工程团和长办陆水施工总队,已先期到达宜昌城。有昔日的葛洲坝的建设者回忆说:“住的是芦席棚,夏天热得睡不着,冬天屋里飘雪花。*铺是竹排搭的,屋*还有老鼠跑。那个年代嘛,大家都很艰苦。“
当年,宜昌人正全力投入焦枝铁路鸦宜支线的建设之中,加上众多来宜的三线单位在宜昌建厂修路,宜昌市的旅社和招待所总*只有1400个铺位,大小旅社每天“客满“。指挥部召集城区负责人会议,要求全市各居委会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兴办旅社,解决葛洲坝建设者暂住的难题。那个时候宜昌市城区有44个居委会,除江南清静庵居委会没有任务外,43个居委会很快接受了任务。会后仅3天,全市办起21个可住900多人的旅社。各旅社都是全新的被子、垫单和枕头,脸盆、水瓶、口杯等必需品准备齐全。有昔日葛洲坝的建设者回忆说:“那时的宜昌没高楼,当晚就住在宜昌解放路那边一家大点的旅社可能最高,也只三层。我们其实和宜昌不争地盘,我们只路过一下,第二天就在夜明珠的镇镜山上搭起了芦蓆棚。那时我们条件还是不错的,那比远道而来的部队强多了。“
葛洲坝工程开工初期,工地生活和工作条件均极为艰苦,宿舍都是临时盖的芦席棚,办公桌是用木铺板搭成的,椅子用泡菜坛子代替。但是蔬菜的供应成了大问题,所有的建设者只好一天三顿大米饭,外加咸菜炒黄豆,偶尔有点青菜就和“打牙祭“似的。有昔日葛洲坝的建设者回忆说:“刚到宜昌的时候,三三〇指挥部还没有成立,鄂西水电工程指挥部也还只是刚刚组建,我所在的鄂西二团是以当时宜昌地区的兵站为中心,散住在杨岔路附近的老百姓房子里,职工睡的是通铺,有些是上下两层,为了相互不影响,很多人用纸板和芦席隔开,当时我们叫“鸽子笼“。我们早出晚归,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撮箕和扁担是我们的劳动工具。“
宜昌人到外地谈宜昌,起点基本上都从葛洲坝开始,人们习惯了这种回忆方式,因为工程带来了城市的知名度,也使他们在全国各地人民的面前谈到宜昌,都会很轻易地获得认可和尊敬。葛洲坝工程完工后,宜昌的自豪感达到了**。330众多从全国各地涌来的人们也在此定居,大量外来人口让330的人形成了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330普通话,和西南官话区的宜昌有很大的差别。
葛洲坝建成后,宜昌开始了三个城市的并列,对于宜昌人来说,宜昌是宜昌,330是330,葛洲坝电厂是葛洲坝电厂。葛洲坝区也就成了宜昌人眼中的330地区。如今在东山大道平湖大酒店门前仍有一块标牌写着:**葛洲坝集团。虽然葛洲坝工程局后来一直在长江各地修建水电站,并将自己的业务扩展到全国甚至海外,可是他们把那里统称为“外营点“,在他们的心理,宜昌才是他们的家。
而在宜昌人眼里,330的人不是宜昌人,葛洲坝那个地方宜昌的人也不太会去,因为与宜昌关联不大。330有自己的法院、检察院、**局和办事机构,他们是厅级单位,与宜昌平级,还是著名的大型央企。相对于330这个庞然大物,宜昌无论怎么看起来就像躺在葛洲坝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