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国考解密篇之命题制...
本篇开头语:
国考解密篇主要挖掘组织国考命题、阅卷、评分的相关负责人发布的有用信息,由于公考培训机构的疯狂营销,这些信息都湮没在海量的公考广告招生报道之中,极少有人注意。
今日将其逐一发掘,颇有重见天日之感。现将这些资料一一呈现,望各位考生能汲取有用信息,勘破培训机构的欺骗虚伪本质。
同时将这些考试信息集中整理,也是为了防止一部分个人或机构利用考生对这些信息的不了解,来欺骗考生。
比如,有些人通过透露考试阅卷相关信息而让考生误以为其参加过阅卷工作,实际上这些信息网上都是公开的。
——————神奇的智能分割线——————————————————
国考试卷到底怎么命制的,有什么规则要求?考生将从中汲取哪些有用信息?本章将为您逐一解密。
大神篇已经透漏部分申论命题信息,这里主要解密行测命题制度,首先我们看一下什么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dministrativeaptitudetest,简称AAT)”,是指专门用于测查与行政职业上的成功有联系的一系列心理潜能的标准化考试,于1989年首次引入国家公务员考试。
现任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名誉所长的谢小庆就曾是出题人之一,也是把行政能力测试(简称“行测”)引入公务员考试的人,1988年至2006年负责组织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的具体命题工作。
——————神奇的智能分割线——————————————————
根据谢小庆的相关报道发言,我们能梳理出以下有用信息:
(1)在AAT的编制过程中,坚持“考以致用”的原则,目的是通过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素质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行测考的是做公务员最基本的能力,包括言语的理解和表达、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等等。
(2)AAT的考查内容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引导人死读书、读死书。
(3)AAT考查的是能力,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但工作能力不等于简单的知识堆积。AAT是一个能力考试,重点不是考查一个人记忆了多少知识,而是考查一个人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PS:以上3条表明行测强调灵活运用,千万不能套模板,死记硬背,僵化思维。
——————神奇的智能分割线——————————————————
(4)经过国家有关人员多项统计分析,发现AAT成绩与学历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学历越高,AAT成绩也越高。
PS:事实上,AAT成绩不仅与学历相关,甚至还和学校相关,重点大学的考生考上的比率要高些,但并不指每一位重点大学的考生都能考上。
(5)考试的目的是发现考生之间的能力差异。如果一道题太容易或太难,所有的考生都可以答对或答不出,这道题就不能提供有关考生之间差异的信息,就不是好的题目。
(6)命题人觉得最好的题目答对率是50%,如果一个题所有人都答对或者全都答错,那就没有区分度。
PS:这条表明行测考试没有特别简单或非常难的试题,大家都认为难的试题(区分题)可能是整个公考行业对这种题的理解方式不对。
(7)AAT每一道题目得分与总分得分之间也为正相关,高分组和低分组在某一道题目上的答对比率应该不同,高分组的答对比率肯定得高些,否则这道题目存在问题。
PS:这条表明每道题都是一个区分点,考分低的一般就做对同样的几十道题。
(8)AAT只有“汰劣”功能,并不具备“择优”功能。
PS:行测就是一场“汰劣”绝大部分考生的考试,可能申论才起到“择优”的作用。
——————神奇无比的分割线——————————————————
(9)AAT着重考查的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思想方法”或“思维品质”,不是突击记忆的特定知识。因此,只要在考试前熟悉考试题型和考试过程就可以了,不必在购买“强化辅导资料”和参加“强化辅导班”方面过多投资。
这种投资的回报是有限的,所有AAT编制人员的努力目标之一就是使AAT成绩尽量不受短期强化辅导的影响。
其次,AAT不是智力测验,如果AAT成绩不够好,并不反映你的一般能力不高,仅仅反映你在从事行政工作方面可能不是最出色的,你完全可能在治学、经商、科技、艺术的某一方面是最出色者的。
PS:这条有太多信息量,AAT着重考查的是长期积累,短期突击有一定效果,但是非常有限,可能就提高三五分。
AAT命题人强力弱化某公、某图等机构的培训效果,这其实就是城下君前面提到的“软封杀”。
AAT不是智力测验,考分低的考生解脱啦,不用怀疑自己的智商了。
——————神奇的智能分割线——————————————————
再根据谢小庆的发言,看一下行测试题的命制过程
(1)试题命制流程。命制行测试卷需要通过征题、初筛、送审、会审、成卷这几个步骤,才能拼出两套完整的试题。
PS:这表明行测试卷的命制和高考一样,都是同时命制2套试卷,最终选取1套使用。剩下的1套会归入题库之中,可能会被大型国企招聘笔试环节用到。
多泄露一些机密,国家人事处考试中心还负责国有企业招聘笔试题库建设。
(2)负责人组织出题时,首先会找几十位信得过的老师征题。在征题的同时与出题人签署一份保密协议。
PS:这条表明行测出题之人有几十位之多,并且还必须可靠,签署保密协议保证不会泄露试题。
其实只有这些人才知道行测各种类型试题的正确解题规律。
(3)征题结束后,需要对大量的题目进行初筛,通过筛选的题目会送到专家组开会讨论,争议太大的题目会搁置。如果一个题所有人都答对或者全都答错,那就没有区分度。
考完试出题组马上就能统计出答对率,这是最基本统计,每年都会做,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复杂的统计。
PS:几十位老师出的试题数量可能要远远高于2套试卷,估计有10套以上,可能每人要出约40道题。
初筛:应该指排除那些明显不符合出题要求的试题,筛下去的试题数量应该不多。
会审:专家组开会讨论指负责会审的应该为另一波人,每位专家都要为自己选的试题负责,因为考完试会有统计,如果发现选的试题严重偏离50%的正确率,那么这位专家可能不会再被邀请。
衡量试题会审是否合理,不仅看正确率,还有其他复杂因素影响。大量试题会在会审环节被毙掉。
——————神奇的智能分割线——————————————————
(4)当然,会审结束后,最后的定稿还是考试录用司的负责人。为了避嫌,不到考试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非分管的领导都不会接触试题,分管的部领导会对题目进行审查。最后的拍板主要是考试录用司的领导。
PS:通过会审的题目应该为2套,分管的部领导会对这2套题进行象征性审查(这位领导应该是可敬的韩飞麟同志),审查的时间应该在新大纲公布后的11月初。
“最后的拍板主要是考试录用司的领导”指由考试录用司的领导(韩飞麟同志的上级,应该是司长聂生奎等人),选择2套中的1套作为当年的考卷,另1套备用。
为保险起见,2套试卷应该都会印刷待命。
(5)拿申论来说,很多考生的水平比阅卷老师都高,如果他写的东西阅卷老师看不懂,他就被淘汰了,但实际上他可能是很优秀的人才。
PS:这个……,友情提示:申论不要写的太高深!
——————神奇的智能分割线——————————————————
(6)笔试环节基本是公平的,你笔试不上线,谁也帮不了忙,在笔试的评分中,没有什么操作空间。我指的是中央这块儿,地方上我不敢说。
如果没有“凡进必考”的政策,在2010年录用的新公务员中,干部子弟所占比例可能就不会是7%,而可能是20%、30%,甚至更高。
PS:笔试作弊的可能性很低,现在来看不仅中央,各省直辖市的公务员笔试作弊的空间都很小。
公务员考试就是为了避免大量的干部子弟通过关系进入国家部门,所以各位不要老是认为考上的人都靠走后门。
目前来看,作弊的可能性在面试,有些地方确实还存在操作的空间。但如果是异地考官、现场公布分数的话,面试也没作弊的空间。
(7)笔试时建立题库,采用机考,最大限度的避免作弊。
PS:所谓机考指有几千道题,每个人随机从中抽取1套试卷,这种方式整下来绝对没人愿意作弊了。
机考的可能性还是比较低的,因为100多万台电脑的组织管理,难度很大,花费更高,相对于稳健的国家人事处来说,有不小的挑战呀!
——————神奇的智能分割线——————————————————
(1)培训机构宣称的老师曾参加命题之说可信吗?
广东省人社厅方面表示,公务员考试命题者都有保密义务,命题者终身不得到社会培训机构搞培训,“社会培训机构老师凡是宣称参加过公务员考试命题的,都是假的!”
“参加命题的人,基本上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不缺这点钱,也犯不着为了这点钱搭上自己的前程。所以,真正参加命题的人永远都不能去做辅导。社会培训机构老师凡是宣称参加过公务员考试命题的,都是假的!”
(注意“终身”二字,节选自《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吹嘘:老师曾参加命题》)
(2)为何公务员考试不公布答案?
广东省人事考试局表示,公务员考试的试题和标准答案属于国家秘密,不予公布(据6月14日《南方日报》)
(3)考试辅导班对公务员考试有无效果?
考试录用司司长聂生奎:我们曾对2011年进入中央机关的新录用公务员进行过一次统计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人没有上过辅导班。这说明,各类辅导班对公务员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是难以起到作用的,不上辅导班同样可以凭真才实学进入公务员队伍。
PS:还要城下君说什么了?高价培训班就是纯坑人、赚钱的玩意儿,机构自己都明白这种情况不可能持续太久。
——————神奇的智能分割线——————————————————
最近收藏人数暴增,超乎想象。这卷写完了,城下君还会花一天时间重新修改处理一些细节,有些地方还是不宜直说的,所以现阶段这部分还真不适合大多数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