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公考笔记 > 第42章 片段阅读字面主旨题大...

第42章 片段阅读字面主旨题大...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本章主要做数据分析。前面的8章总结共统计分析了48道字面主旨题,这些字面主旨题是2005年至2014年十年间国考考查的所有该类试题。

我们先分析以下的解题方法中哪些经常用到,哪些用的较少。一切凭数据说法,坚决不信口开河。

(一)第一种解题方法“全面性”

2009国考-题2——《尤利西斯》手稿为什么拍出高价

2006国考-题3——公路对动物的影响

2006国考-题1——《米莉茉莉丛书》的特点

2007国考-题3——温室效应会使大气层继续收缩

2010国考-题1——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没有长足进步的根本原因

2009国考-题3——遭遇的困境与解困思路

2006国考-题4——中国排放温室气体量大,但不受《京都议定书》中的条约约束

48道题中只有7道需要用到“全面性”。并且这7道题中,“公路对动物的影响”是因为论述二者关系、“温室效应会使大气层继续收缩”是为了表述的更精确才涉及“全面性”。也就是说正儿八经考到“全面性”的只有5道而已。

看到这个数据分析,不知道那些机构名师的视频和图书十余年大力灌输“全面性”、恨不得一题不漏的做法坑惨了多少考友。随便翻翻QZZN上考生对试题的讨论,就能发现强调“全面性”这种解题方法的戕害之深。

不管是《模块宝典》还是《专项教材》,它们都第一强调“全面性”,任何一本真题试卷也都第一强调“全面性”。“全面性”在戕害考生、僵化思维方面居功至伟。

(二)第二种解题方法“绝对化”

2006国考-题6——目标要能衡量、可实施

近十年国考的字面主旨题,只有这道题能通过“表述绝对化”得出正确选项

2006国考-题10——探索是无穷的

2006国考-题7——单次博弈中存在“交易成本”

近十年国考的字面主旨题,只有这道题能通过“表述绝对化”排除1到2项错误选项

2006国考-题5——干得好不一定就喜欢

近十年国考的字面主旨题,只有这道题能通过“表述绝对化”歪打正着(瞎猫子逮住死耗子)

而下面这两道题完全是来踢场子的,表述最绝对的反而是正确选项!

2007国考-题4——再分配过程必不可少

2007国考-题11——行销部门只有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这两道表述绝对的不能再绝对的正确选项,在某公、某图总结解题规律时直接被忽视了,它们的行为标准是:有利于它们总结的解题方法的真题大事宣扬、不遗余力,不利的真题坚决不提,全当作没看见。一切都为展现它们解题方法的牛叉,渲染解题方法的高效性、广泛适应性,名师想通过虚构的这个解题方法告诉考生,它们能总结出这种通俗易懂的解题规律是不是很牛叉?

顾斐在《模块宝典》中强调“表述绝对的选项一般是错误选项”,某公的《专项教材》甚至直接告诉考生“表述绝对的选项就是错误选项”。不知道顾斐的“一般”和某公的“完全肯定”到底是怎么得出的,有没有事实依据?不能只看到少数几题适用就直接上升至普遍规律。

也就是说,根本没有“表述绝对化”这种解题方法,完全是机构名师忽悠考生虚构自己超高水平用的。

(三)第三种解题方法“主观客观”

“主观客观”这种解题方法主要针对很多考生认为的“主旨概括题不需要引申,排除含有‘应’、‘需要’的主观色彩比较强的选项”、“意图推断题需要引申,所以正确选项一般包含‘应’、‘需要’等主观色彩比较强的词”。

通过前面8章的总结,各位考友可以发现这种“主观客观”分析没有特别的规律可寻,数据分析结果是:

字面主旨题中,提问方式为“这段文字主要(介绍、说明、强调、谈论、阐明、表明)、重点强调、重在说明()”的试题,正确选项大部分都是客观表述,没有太多的主观色彩,只有少部分正确选项包含“应”、“需要”等。

而提问方式为“这段文字旨在()、这段文字的主旨是()”的试题,正确选项几乎清一色都是偏主观,包含作者感情的表述,而这种表述通常和“意图推断题”的正确选项相似。

(四)第四种解题方法“论述主体”

2007国考-题4——再分配过程必不可少

2007国考-题8——不间断电源的工作原理及功能

2011国考-题1——文化融合给牙买加带来的好处

2006国考-题2——中国人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2011国考-题2——我国在对外传播和交往中存在的误区

2006国考-题7——单次博弈中存在“交易成本”

2007国考-题1——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应受到重视

2009国考-题2——《尤利西斯》手稿为什么拍出高价

2010国考-题3——我国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有待进一步拓展

2014国考-题1——收入分配改革的实质

2006国考-题3——公路对动物的影响

2012国考-题1——士绅观念制约了近代苏州的现代化进程

2008国考-题5——顽皮学生留给“我”的印象更为生动深刻

2011国考-题3——目前媒体监督被赋予过多的期望

2007国考-题9——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

2007国考-题11——行销部门只有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2010国考-题1——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没有长足进步的根本原因

2005国考-题1——质疑群众评议的合理性

2005国考-题7——提倡建立底线文明

2007国考-题7——中国不缺乏研究型大学,缺乏的是研究型企业

2005国考-题2——合格的幼儿教师应掌握结构游戏的教法

48道题中有21道使用“论述主体”,即“主体排除法”,将近一半的试题可以用到这一方法,这表明找准“论述主体”是我们答题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很多难以作答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这一方法轻松解答。

(五)第五种解题方法“表述倾向”

2007国考-题1——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应受到重视

2010国考-题3——我国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有待进一步拓展

2006国考-题3——公路对动物的影响

2010国考-题2——生物技术的进步为动物资源保护开辟了新天地

2012国考-题1——士绅观念制约了近代苏州的现代化进程

2006国考-题5——干得好不一定就喜欢

2008国考-题1——论证“黑马”词义的起源

2009国考-题1——德波顿给了读者宝贵的精神享受

2007国考-题2——政府要对其制定的政策持续贯彻

2008国考-题3——中国古代如何解决阴阳历差异问题

2009国考-题4——是一种处于发展中的有效教育改造手段

2011国考-题3——目前媒体监督被赋予过多的期望

2007国考-题6——空间探索意义重大

2006国考-题10——探索是无穷的

2007国考-题9——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

2007国考-题11——行销部门只有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2007国考-题10——态度

2005国考-题1——质疑群众评议的合理性

2005国考-题7——提倡建立底线文明

2005国考-题9——目前缺少保障机制来弥补被司法机关侵犯的权利

2005国考-题8——现在不宜在各地推广“光彩工程”

2006国考-题9——大运河如何改变掌握在现代人的手中

2008国考-题7——将给世界经济带来消极影响

2005国考-题2——合格的幼儿教师应掌握结构游戏的教法

2005国考-题5——文艺复兴运动与现代体育

2014国考-题2——财政紧缩导致创新力度不足

“表述倾向法”指通过文字领悟作者的感情倾向,这种方法在48道字面主旨题中适用26道,一半以上的试题可以运用这种解题方法,也是我们答题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但要求较高,需要强化训练。

(六)第六种解题方法“语气分析”

2005国考-题4——夏天吃早餐的注意事项

2007国考-题4——再分配过程必不可少

2008国考-题6——世界各国防洪理念的转变

2011国考-题1——文化融合给牙买加带来的好处

2006国考-题2——中国人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2011国考-题2——我国在对外传播和交往中存在的误区

2006国考-题6——目标要能衡量、可实施

2006国考-题7——单次博弈中存在“交易成本”

2014国考-题1——收入分配改革的实质

2006国考-题3——公路对动物的影响

2012国考-题1——士绅观念制约了近代苏州的现代化进程

2006国考-题5——干得好不一定就喜欢

2008国考-题1——论证“黑马”词义的起源

2008国考-题5——顽皮学生留给“我”的印象更为生动深刻

2009国考-题1——德波顿给了读者宝贵的精神享受

2007国考-题2——政府要对其制定的政策持续贯彻

2009国考-题4——是一种处于发展中的有效教育改造手段

2011国考-题3——目前媒体监督被赋予过多的期望

2007国考-题6——空间探索意义重大

2007国考-题11——行销部门只有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2007国考-题10——态度

2010国考-题1——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没有长足进步的根本原因

2006国考-题9——大运河如何改变掌握在现代人的手中

2007国考-题7——中国不缺乏研究型大学,缺乏的是研究型企业

2008国考-题7——将给世界经济带来消极影响

2005国考-题2——合格的幼儿教师应掌握结构游戏的教法

“语气分析法”和前面的“表述倾向法”一样,这种方法在48道字面主旨题中适用26道,一半以上的试题适用,同样也是我们答题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但“语气分析法”要求较高,需要具备相当强的“语感”,城下君不推荐初学者使用。

(七)第七种解题方法“写作思路”

“写作思路分析”指把握作者的表述方式及目的,适用所有试题,是作答任何试题的首要分析方式,目前国考的字面主旨题,这种方法都能搞定,是考生需要主要练习的方式。

(八)第八种解题方法“重要性分析”

“重要性分析”指找出文段中哪一块内容最为重要,需要先做好“文段结构分析”(意即“行文脉络法”),是作答所有试题第一考虑的因素,贯穿言语,甚至整个行测。做好“重要性分析”,培养自己“抓重点”的意识,是快速作答的唯一通道。

——————————神奇智能的分割线————————————

题外话,经过城下君坚持不懈地码字和各位读者的一如既往地支持,“公考笔记”已经达到32万余字,同时也被百度搜索认可,各位百度“公考笔记”,首先显示的就是城下君的这部拙作。

不容易啊!码字不易,且看且珍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