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山中人兮芳杜若
宁绾朱在这山间的小屋里,见到屋角竟然点了炭炉,心里微微觉得奇怪。这会儿还是秋日,天气还算和暖,这杜家村又是山中的谷地,一点儿也不觉得寒冷,不晓得这里的人家生了炉子又是为了什么。
然而宁绾朱走近了看,却发现这炭炉旁边,横放着一张桌子,桌上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工具,而工具旁边,则横七竖八地摆着不少小物件。
宁绾朱爬到椅上,左手撑着桌面,随手拿起一件物件,只见是一柄檀香木的篦子,篦子的柄上,是一排整齐雅致的万字不断头纹样,那花纹呈现出棕褐色,纹路到处,篦子的表面微微地凹下去,很像是雕出来的花纹,细看却又不是。除了这柄梳篦,桌上的其余物事,大多都有着这种棕褐色的纹样。
“这,这难道就是……”宁绾朱吃了一惊,又抬眼看那排工具,只见那些工具都是长长短短、粗细不一的铁针,针的一端都插在木制的手柄里。宁绾朱信手拿起一柄,仔细端详,只见那铁针上很明显的是烧灼过的痕迹。她试着将那铁针的一段往篦子上的花纹上去凑,见似乎那铁针微有些钝的一头,正好吻合篦子表面那微微下凹的花纹。
宁绾朱心想:难道这就是烙画所用的烙笔与烫针了?她细细地端详那一排工具,只见最远的一端,放着一枝颇为独特的烙笔,笔身是用上好的紫檀木做的,色泽光润,还另外镶了一个黄铜所制的笔帽,一看就知道不是凡品。她轻轻地将那只紫檀木烙笔拿起来,只见笔身上烙着七个小字——“山中人兮芳杜若”。
这七个小字,虽是烙在木制的笔身上的,可是却照样字势凝重,锋芒毕现。
只是,打开了这支烙笔的黄铜笔帽,宁绾朱只见那暗红色的笔身,乃至铁制的笔尖,都沾染了一种深褐色的印记,如同浸入笔身之中一样,根本擦拭不去。
“什么人在屋里?”
一个苍老的声音在雨声之中响起。小屋的门被刷地一下打开,一个头发花白的褐衣老者出现在门口。正是宁绾朱早先经过这座山坳时,见到的那位褐衣老人。
“老人家,真是抱歉,我们是路过避雨的,见屋里没人,门又没闩住,就自作主张进来了。请老人家原谅。”墨梅清清亮亮的声音响了起来。
宁绾朱这时候依然站在那屋角的桌边,手中持着那只紫檀木的烙笔。那老人见了,登时一个箭步奔到她身前,毫不留情面地道:“你这姑娘,怎能随意乱动别人的东西?”
宁绾朱面带羞赧,连忙从椅子上跃下来,道:“老丈,确实是我不对,动了您的东西。只是想请问……”
她想问问眼前的这位老人,究竟是不是懂得烙画这门神技。
只是她却被老人眼中那等慑人的眼光给吓住了。那老人看上去年纪很大,一身褐色的棉布衣衫,只作工匠打扮。他看上去约摸年过花甲,脊背微弯,头发胡子花白,面容苍白,皱纹遍布。而老人家那花白的胡子却坚硬如铁,一根根戟张着,立时令他的面容显得极为粗豪。他那略有些浑浊的双眸,正紧紧地盯着宁绾朱的面孔。宁绾朱硬着头皮,接着道:“老爷爷,这……”
她将那柄烙笔的笔帽重新扣上,将笔举到老人家身前,想请教这是不是烙画所用的工具,以及这工具到底应该如何用法。可是还没等到她问出口,只听那老人口中喃喃地道:“不可能,不可能是你,阿若……”跟着她便见到那老人眼中突然涌出一大颗泪珠,宁绾朱一时被吓住,赶紧换了一副女童的口吻,改口道:“老爷爷,您心里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出来听听,或许会好点。”
那老人听宁绾朱这般劝慰的话,却马上别过头,想硬生生将眼中的泪意忍住。
墨梅远远地见了两人在这边说话,连忙也靠到宁绾朱身后,只见宁绾朱正面对着那位老人,一张白白嫩嫩的小手张着,手掌心摊开,那支烙笔就放在她的手心。
然而那老人却突然用袖子在脸上一抹,换了一副狰狞的表情,道:“你是谁家女孩儿,怎么这么没有教养!出去,以后不准再来!”说着,伸手提起了宁绾朱的颈后的衣领,像抓小鸡一样,将她提到门口,打开门,二话不说将宁绾朱给扔到了雨地里去。
墨梅见状大吃一惊,生怕自家小姐受伤,连忙去看。她大声说:“疯老头儿,这是我宁家的小姐,若是有了半点损伤,我拿你是问!”
这时候雨势稍减,天光也放亮了些。宁绾朱从湿漉漉的厚厚落叶上翻身起来,她身上毫发无伤,可是出人意料的是,那支烙笔依然在她手里,那老人似乎完全忘记了从她手里取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墨梅出来,看了看宁绾朱上下左右都无事,便愤愤地道:“小姐,这怪老头儿实在是无礼,我们不要理他,回大车上去。”
墨梅这话说得很响,可那老人却似乎完全没有听到一样,背转身自己回屋,“砰”的一声,将大门关上。
宁绾朱还兀自看着手里的那柄烙笔发怔的时候,墨梅已经拉着她回到了那曹家的大车旁边。曹家的车夫见两人出来,道:“宁小姐,雨势已经小了,再过一小会儿就可以走了。车厢里头,小人已经收拾过了,但只怕还是有些湿,宁小姐多担待点。”
宁绾朱连称“好说”,爬上大车,才发现,那车夫已经将大车车厢里浸湿了垫褥全部卷了起来,堆在了车厢的一角,露出了车厢底的松木板。而那车夫又事先铺上了一层油纸,总算令宁绾朱和墨梅坐上去不会有湿了衣衫的危险。好在雨势既小,便再没有新的水滴从车外渗进来。又等了一会儿,大车便可以前行了。
宁绾朱回到宁家的庄子,由墨梅墨兰给她梳洗换衣。她将那柄从神秘老人那里带出来的烙笔藏到了书房里,然后借口晚间要习字,点了油灯,一个人对着那柄烙笔,细细地琢磨。她琢磨了很久,终于决定,她想自己尝试一下,用那柄烙笔,能不能绘制出像模像样的烙画。
第二日,宁绾朱找来了墨梅,请她去杜家村里,打听一下昨天见到的那位怪老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墨梅笑嘻嘻地领命去了,大约她又是去寻了宁大勇宁小丫兄妹两个。午间墨梅来回报,说是那怪老人也姓杜,是杜家村的一名木匠,只是性情孤僻,不与人往来,自己在杜家村与曹家庄子之间的地界上自己盖了两三间小屋,独自一个人居住。
“原来是木匠啊!”宁绾朱心想,难怪那老人屋里有那么多木制的器件。木匠会烙画这门手艺,原也很寻常。因为木匠最容易接触到用于烙画的材质。
墨梅犹自有些忿忿不平,对宁绾朱说:“小姐还念叨着那人做甚,不就是个怪老头、老木匠么?咱们小姐去他的屋子,那是抬举他。”
宁绾朱却心下有些黯然,想起了那老人面对自己的时候,双眼中流露出的那种感伤与落寞。她再度回想起那老人的面容,竟然不由自主地觉得有些——熟悉。想到这里,她倒是没有应墨梅的话。若是有机会,她倒是真的愿意,再见一见那位老人,问问他,为什么见到自己,竟然那样伤感,而那支紫檀木的烙笔背后,又藏着什么样的故事。
当晚,宁绾朱接着借口在书房里抄写《女诫》与《女则》,将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里。
她事先找过宁大勇,问他能不能帮自己寻一些大片的树皮或者是软木。宁大勇很快就将她要的物事寻了过来,而且还将树皮内侧打磨得干净光滑,用一块青布包了,交给了宁绾朱。这宁大勇虽然平日寡言少语,可是做起事来,却是又认真,又细心。宁绾朱看得暗自点头,觉得这宁大勇是个可用之人。她郑重道了谢,可是宁大勇却只是个木讷的大男孩,嗫嚅着说不出什么,只转身去了。
而宁绾朱,则取出一片树皮,将那支紫檀木的烙笔在油灯上烤了片刻,见那烙笔尖端渐渐地冒出些白烟,她觉得温度够高了,便往那树皮上划了一道。
“嗤——”的一声,树皮内侧果然是一道棕褐色的印记,划在那乳黄色的树皮内侧,极是显眼。
宁绾朱大喜,然而第二笔再下去,那烙笔笔尖上的温度,便没有那么高了,烫上去的颜色浅了很多。宁绾朱“哦”了一声,开始慢慢觉出这烙笔的温度和画色的关系。然而第三笔下去,“嗤”的一声,宁绾朱“呀”的一声惊叫,原来她这一笔,落下去的时候,软弱无力,笔尖打滑,一下子便画错了。宁绾朱事先已经在心里打好腹稿的画作,这时看起来已经全然不是那么回事。
宁绾朱一时苦笑起来,安慰自己,万事开头难。眼下她唯一的工具,便是这支烙笔,而材料则只有几张树皮。唯一能够指导她用笔的,就只有那烙笔笔身上“山中人兮芳杜若”七个字。
她花了一个晚上的功夫,才勉强“画”了一个简单的样子出来,已是累得脖子酸痛。她便将那支烙笔在水中浸了浸,擦干,藏在自己的铜笔盒里。这才吹熄了书房的油灯,回叶嬷嬷那里去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