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杀人凶嫌
“杀人凶嫌?这是怎么回事,庄头大叔,您且说说!”宁绾朱一听,竟一点都不怕,反而来了精神,赶紧请宁庄头将那杜姓老人的生平往事告诉自己。
原来,那杜老汉原先也是杜家村的人,少时读过一阵子书,后来因为父母过世,他便弃了读书,去南阳学徒,学了些木匠的活计,回来之后,就在杜家村里,帮人打些家具,做一些小的物件养家糊口。
那杜老汉后来娶了一房妻室。说来也奇,竟无人知道杜老汉的妻子来自何方,只晓得那女子出奇地大方美貌,绝不像是寻常的村姑。所以村里说什么的都有,有些人说是那杜老汉拐带了南阳城里大户人家的小姐,还有更离奇的说法,说那杜妻是山里的狐仙。人言可畏,那杜老汉与妻子搬出了杜家村,在山边建了几间瓦房。两三年后,二人便得了一个女儿。
说来也怪,那杜老汉的女儿两三岁上的时候,杜妻便不见了。因此村中总有人说,那杜老汉的妻子是狐仙来报恩的,报恩生女之后便离开了。总之那杜老汉便独自抚养那女儿长大。长到十五六岁该是谈婚论嫁的那当儿,杜家村却遭了盗匪洗劫。
“杜家村?也会有盗匪?”宁绾朱觉得难以置信。她前世活了二十几年,从来不曾听说过自家祖上“发迹”的这座庄子,竟然也会有强盗前来。
旁边的叶嬷嬷插话了,“自然会有,到得荒年,伏牛山里就有强盗出没,骚扰乡邻。这杜家村离伏牛山主脉不算太近,遭强盗的机会应该不多。”
宁永强就在一旁点头,“是,嬷嬷说得对。小人自小在这伏牛山长大,小时候也听说过盗贼骚扰邻村,但是杜家村里,还没有遇上过这种事儿。”
“嗯,是了。”宁绾朱将心放下来一些,连忙对宁永强说:“庄头大叔,打扰你讲故事了。您且接着往下说吧!”
宁永强摸摸后脑,心道我这哪里是讲故事,是在给你这位二小姐讲道理好不好。但是这话也不能搁明面儿上说,他只好继续往下讲。
那杜家村遭了强盗的当日,杜老汉的女儿便不见了。这样年纪的黄花大闺女,好端端地就失踪了,这还能有什么好事儿。因此村里人都挺可怜这杜老汉的。然而就在盗匪退去的那一日,杜老汉所住的屋舍之外,发现了好几具尸体,都是强盗打扮。南阳府来查,本来都已经当强盗互殴致死定案了,却发现那死掉的强盗里面,竟然有一人是南阳府辖下一个县丞的儿子。
这下这个案子便麻烦了。南阳府来人将那杜老汉擒了去,在狱中审了多时,用尽了各种刑罚,又在杜家村里挨家挨户地询问,但是都没有找到目击证人,也没有寻出证物或是凶器。那杜老汉也恁是硬气,生生在狱中挺了一年多,直到那县丞因贪墨而被斗倒了,这案子才最后以互殴致死定案。
那杜老汉这才被释放了出来。他无处可去,依旧在杜家村外独居,并且为他的女儿修了一座衣冠冢,日夜相伴。杜家村里的乡民们见他可怜,便会时常买一些他做出来的木制器物。寻常人家要是打家具,也偶尔会请他出马。杜老汉便这样过了数十年,这些年头里,一直是独居。
宁绾朱听了,叹了一口气,道:“虽说这杜老汉,曾经惹过官非,有杀人的凶嫌。可是不是从没有证实过么?而且听起来,这位老人的境遇甚是可怜啊!”
宁永强听了心想,本来要拦着小姐去招惹那杜老汉的,怎么费了这么多口舌,小姐反而像是对那杜老汉更同情了。他当下赶紧说:“这桩案子发生在小人出生的好几年前。所以详细的情形小人也不知晓。但是据村中的老人说,那杜老汉绝非无辜之人。他只是掩饰地好,而那些死在杜家附近的盗贼,还有那位县丞衙内,其实都是害那杜小姐的凶手。是杜老汉将这些人都一一杀害,然而还伪装出互殴致死的场景,叫官府相信。”
“所以小人小的时候,家中长辈吓唬小人,就只要说,让那山中老人来将你擒了去。所以小人对此人印象极深。想来那老人家,若真是能一个人斗倒那么多的盗贼,只怕真的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宁绾朱听了宁永强的话,怔怔地出神。她没想到这山中老人的身世竟然这样凄苦。她正凝神之际,叶嬷嬷在旁边提醒她,“二小姐,宁庄头专程过来提醒小姐,是一篇好意,小姐该好生谢谢宁庄头才是。”
宁绾朱这才省过来,赶紧依言向宁永强道谢。这次宁永强回南阳,“恰到好处”地在父亲宁裕与继母晏氏面前提了一下她在庄子上没有时令的衣裳穿。晏氏为了表现她是个关心继女的母亲,便叫人连她的大毛衣裳都收拾出来,由宁永强一起带了来庄子上。
“谢谢庄头大叔惦记,您的意思,我知道了。”她一本正经地起身与宁庄头道谢。然而身后叶嬷嬷却皱起了眉头,待宁庄头走后,轻声地道:“这宁二夫人还真的打算让二小姐在这庄子上过冬了?”
一般大户人家将子女送到城外的庄子上,不外乎两种情形。一时如那曹家的曹世钧一样,需要静心读书,安心备考,二来就是像宁绾朱这样,因犯了过错,送来庄子上“磨磨性子”,小惩大诫。进了腊月,以及过年的时节,是一定会将人都接回城里,和家人一起过节的。而晏氏这般打算,竟有点像是摆明了要宁绾朱在这庄子上过年。
宁绾朱却并不觉得奇怪。她晓得昨日里邵姨娘的贴身丫鬟秋雨回了一趟南阳城。到傍晚才重新回到庄子上,昨日晚间邵姨娘那头就出来消息,说是姨娘的病好了不少。想必这秋雨回南阳城,是为了去安邵姨娘的心的。
她晓得宁络紫和邵姨娘的目的,就是尽量将自己与宁家人,尤其是父亲宁裕分隔开,最好分得远远的,没有相见的机会。只要自己在父亲宁裕面前的存在感越弱,宁络紫在父母面前,就越可以扮演“嫡小姐”的角色,而渐渐地让家人习惯,宁络紫才是真正的宁家嫡女。
她想到这里,叹了一口气,转身去拉着叶嬷嬷的衣袖,道:“嬷嬷,对不住,是我连累了您——要您跟我一起在这庄子上受苦……”旁人眼中,她还只是个六岁的孩子,这时候说出这样的话来,叶嬷嬷看在眼中,越发觉得宁绾朱乖巧可人,便将宁绾朱一把揽在怀中,轻轻地拍着她的脊背,道:“没事的,难得你这孩子这样懂事……嬷嬷陪着你。”
宁绾朱听了宁庄头说了杜老汉的故事之后,非但没有心生畏惧,反而越发地觉得那老人身世可怜,又念他孤零零地一个人住在村外山坳里,想必日子过得凄苦。但是,只要宁绾朱一想到当日杜老汉将她的画儿说得一钱都不值,她心里又气愤得紧。一时半会儿,她是没有兴致再去探访这位老人的了。
然而第二日午间,庄子上诸人都在忙着的时候,有人来报,说是庄子外头过来一位褐衣老头儿,说是要见宁家的小姐。
宁绾朱余怒未消,登登登地走去书房,将那支烙笔给寻了出来,交给墨梅,道:“墨梅姐姐,你替我去还给那老人吧!”
墨梅撇撇嘴,道:“哼,那个怪老头儿,我去数落他一顿去。”
宁绾朱连忙拦,说:“别,不用节外生枝,将这个物件还给他,日后不再往来,也就算了。”她可不想让全宁家庄子上的人都晓得当年的杀人凶嫌,独居的杜家庄怪老头专程跑到庄子上来寻自己。当下好生嘱咐了墨梅。
墨梅领命去了,回来的时候,眉目之间却带了迷惘之色。
“小姐,那老人家不要您还他的这支烙笔,反而送了一幅画给您。”墨梅手中捧着一个红色棉布抱着的包袱。
宁绾朱皱起眉头,接过了那个包袱,打开,只见里面是一片书本大小的杉木板,上面用烙笔画着一幅画——那画上画的不是其他,也是一株白描的杜若花,与当初自己画的那副一样的形态,只在旁边多了一行细细的小字,也是用烙笔烙出来的,七个字——“山中人兮芳杜若”。
宁绾朱盯着那幅画看了半晌,只看得额上汗水涔涔而下。她突然一跃而起,将绘在木板上的画抱在怀中,对墨梅说:“我们走,去寻那老人去。”
墨梅跟在她身后追了出来,一边追一边道:“小姐,小姐,那位老先生刚刚就已经离去了啊!”
宁绾朱不听她的话,自管自一直奔到了庄子门口,却完全不见那老人家的身影,反而是她自己,奔得气喘吁吁。墨梅跟在她身后,道:“小姐,究竟怎么了?”
宁绾朱喃喃地道:“直到今日,我才知道我是那井底之蛙,没有谦卑之意,却又一味地狂妄自大,以为自己画的,就算不是最好,但在闺阁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了。谁知道……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