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网文的理解、认识和批...
(一)
读书,如能在深山峡谷之间,将是多么惬意啊!
曾经,偶然从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绕窗岚光三径客(路),满帘风雨一床书。”虽说当时仅是一瞥,但那份仿佛只有在荒郊野外或松林山海之中,唯赋闲读书才能获得的境地,却在我头脑中待了近廿年,直到今天。
古人待人接物,尤其所谓儒雅智士们,追求“相识无白丁”的生活情趣。其实,这正是传统文化的一个误区,也是我们生活中某些不思进取时尚风气及其心理隔阂的缘由。
“生活处处有学问”这话不假,而在传统文化中“物有所短、人有所长”的字里行间,存在的“真知灼见”,亦是无需争辩的事实。所以讲这些,是由于这儿论坛正在谈读书;又由于谈读书,进而说到山间读书;再由山间读书,让我想到上面那句诗。而想到那句诗之际,又不得不让我想到了当年为何要将那诗里“客”字改成了“路”的思考。其实,之所以写这些,真正原因是在《另一种存在》读了熏之风君的“风中的思绪”。
(二)
“草本植物难免不随风真正不随风的时候已经有了树的风格”君之言,可谓妙语!
当年报刊上关于“媚俗”的争论,莫衷一是。如同今天社会上难免不被“时尚”吸引目光一样。其实,媚俗也好,时尚也罢,问题并非全还在于“当事人”自我感受和心态。生活的可悲或说无奈,主要在于不愿、不想、不应该去做的事情,若缘于人情世故真得去做了,还好受些。而缘于理性、道德、信念、正义等所谓道德学识性省悟后,自知不该去“助纣为虐”的言行举止,但拘于形式和压力又不得不去做。这才是人生可鄙、可悲、可怜的经历。
当年在中学,讲授课文中的“莎剧”。高中语文老师问:“什么是悲剧?”台下悄然无声。只见老师转过身去,在黑板上,用白色粉笔,快速写下了四个大字:“美的毁灭”
“美”本身定义明确了就不容易,但我们生活中又有多少狭义或广义的“美德”被毁得一塌糊涂后,就摆在这儿那里……彬彬有礼,敌不过粗口泼皮的张扬;温文尔雅,屈从了钱权的“高贵”;中华美宴,演化成挥霍的排场;生猛海鲜,满足不了**的异样……有时看到、想到、谈到了这些问题和现象,心里着实不好受,但却又无力去争辩,甚或自己也弄不清:我们的社会理想生活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眼前的一切应视为悲剧性“哀叹”呢?抑或是喜剧性“滑稽”?
(三)
《朝暮里的小草花》
---徐志摩
这岂是偶然,
小玲珑的野花!
你轻含着鲜露颗颗
怦动的象慕光明的花蛾
在黑暗里想念焰彩、晴霞;
我此时在这蔓草丛中过路,
无端的内惑、怅惘与惊讶
在这迷雾里,
在这岩壁下思忖着,
泪怦怦,
人生与鲜露。
不知为何!读君的文字,在我脑海里回荡起了这一首“志摩小诗”。又因背不下来,翻出已发黄的一个笔记本。那是刚上高中时,因为听老师话,而去做得。老师说:“遇到好的诗词、文句应该记下来,不厌百回读,应明白它好在那里。”
君之文字意境,的确与此诗一样。大概之间的不同,仅在于人们更多地知道:徐志摩先生思想里背负着更多的沉重。
嗨!你想知道我这旧本子的第一页上面,写得是什么吗?它就是“不要怕风险,扬起你理想的风帆!”。如果在今天,让我教育高中前孩子,我绝不会选用这句话的。而是应该让他们弄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应是什么?”后,再去“疯”,再去“狂”,或再去品尝任何称为“险”的滋味。
(四)
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更多时候弄清楚这一点,可能要比一段文字内容有无“思想”还重要。尤其在回头审视历史大家们时,他们那高亢激昂的热情、沉云涛涌的气势、虚怀若谷的胸襟。若视为神仙降临或空穴来风,不是被愚弄了,就是后天性弱智。因为先天性弱智,看什么都乐,尤其不会被学说或谎言弄得老感觉“自己什么都不该拥有、只有奉献的份”。
我始终坚信,中国不缺乏思想者,缺乏的是思想之间的宽容;缺乏的是无论平民百姓还是学者名流,彼此之间应知道并学习应该如何去敬重,而不是盲目尊崇。
“位卑言轻”这是我通过个人生活观感,于高中时就刻骨铭心的话。当时我的一位朋友是全国十三所重点中学之一座名校的佼佼者,在多年通信中,我始终对她自视很高的文学才能“泼冷水”,并一再唱着一种仿佛历经沧桑“流浪文英”、“落魄才子”的悲曲。这自然不容易得到理解,并导致了彼此分离。
此刻,在我看过君之几页文章和跟贴里,脑子里印象着三个人名字。一者李慎之先生,是通过近来网络,经留意后,才开始熟悉的;而另两位,一位是顾准先生,另一位是朱学勤先生。关于后两位先生可能听说过,但确实又很陌生。提这些想说明什么问题呢?想要说的就是:对于中国反封建的不彻底性;对于现代社会,亟需真实民主和自由的客观要求;对于人格自尊、自爱、自重和自我完善上渴望和苛求,以及对于理想未来,应提倡大胆勾画和想象等诸如此类的意见和建议。仅就这一切判断或论断,根本不需要必须是xxx说过、xxx曾说过、xxx又说过后,才开始把它当成是个问题或是件事情,才开始重视起来。我的本意就是想让那些真正自信的人,耐得了寂寞,从“文、史、哲”显学的历史和大家们入手,使自己头脑中思想和自我有所创新或标新立异的观点和认识,尽管必是受影响而来,但必须有根的探寻。让其成形的观念、思想或学说,能够有容许批判的基础和根源;而且,这些所谓已成形为文化的东西,更应该是围绕现实难题,有勇于挑战时弊与敢为人先的胆识和见地。
(2003-11-0210:43:58《槟榔园文学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