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六章 从外国人领养中国儿童...
2006年8月4日晚中央台《华人世界》栏目,展现了美国人收养的中国儿童回本土的情形。
如果看不到这个节目,我大概永远不会去书写这个话题。因为就在一周前,我到在媒体工作的同学处闲聊,他的一位朋友恰从上海专程回来,说是有位外国朋友执意要在本地某县市领养一名儿童。说起同学的这位朋友,虽不知其在上海的经营状况,但在本地确实大名鼎鼎。前些年,他家的火锅开遍泉城,至今也妇孺皆知。正因为其有如此背景,我没有把他再三强调的回乡理由当作玩笑,而是自报家门,答应可以“帮帮忙”。
大约一刻钟,来回几个电话,不仅解决了三四个人七嘴八,议论和猜测了大半个下午的问题,而且明确了领养孩子的程序和要求。最让人惊讶的是:眼下,外国人领养中国儿童,虽算不上火爆,却也极其热门。所以,像这位仁兄执意指定领养某县市的意愿,目前不但达不到,甚至被视为“太过分”的要求。
凡到过地方福利院的人,都难免携带回几分因怜惜“弃儿”或“三无”孩子的运命,而带来得心情抑郁和沉重。
上半年因某些原因,曾数度到不同地方的社会或儿童福利院参观。相较十余年前,因共青团活动,来到此种地方慰问时的印象,从环境、起居到管理理念,如同我们一般家庭生活的改观一样,足可谓翻天覆地了!但行走其间,唯有不变的是一份极容易理解,也不难描述,但却不易解开的郁郁情怀和复杂心态!
现今,即使在福利院的孩子,有些也是通过寄养别人家庭中,来丰富他们自身的生活内容。在院方的介绍中,人们可以获悉许多这些寄养孩子,在新家庭生活中的感人事件和动人故事;但就在这些听故事者啧啧称道的声音下,却掩映不住挂在他们脸上的疑虑、尴尬、困顿等等复杂表情。
上述复杂的表情,并非恣意的猜测或恶意的想象,它也不仅曾出现在我们一行人的脸上,其实留意福利院宣传栏上的纪实照片,你或许都不难发现类似的眼神和容貌。但在我的印象中,唯有来自国外的志愿者们,他们或怀抱或搀扶或辅佐着福利院孩子时,脸上洋溢着的通常却是十分自然而灿烂的欢笑。
“弱势群体”在我们社会中已成为一种概念,但如何认识这一群体的内涵和外延?怎样切实解决存在于他们中的问题和麻烦?尽管我自己没有思路和办法;不过,单凭回避、怜悯、施舍、郁闷或抱怨,注定不是解决此类社会问题的出路和未来。
意欲解决问题,首先要敢于和勇于去认识问题,探究其中客观困难和主观症结之所在,进而集思广益,甚或依赖在社会性的大众化的情感和理念上,达成某种共识;从而,才有可能实现彼此生活的心安理得,或讲和谐意义上的稳态。
(2006年8月5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