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同学聚会”那点事
关于大学同学相识三十年的聚会,始作俑者是谁?不管泛指或就事论事,确实都不是十分明确的。单就我们这一个班而言,此次聚会不在母校所在地青岛而定在了济南,确实和我自己有很大关系。也正因为如此吧,有同学开玩笑地留言:“被人叫班长、老板特舒服是吧?”“我就不明白你怎么这么热心忽悠这事?”而有的虽然没有明说,也一定暗自嘀咕:“这小子一定混得不错啊,都什么年龄了还喜欢鼓捣这事!”
其实,论在大学经历,也就是入学后当了不到两年的班长,还是在班级民主选举中落选了。论学习成绩,五年大学始终一塌糊涂。而毕业至于今,论学历、论职称、论职务级别、论单位性质和社会影响力,甚至论老婆、孩子或家庭背景等等,我自己都没有什么可以去招摇或炫耀的东西。但是,自毕业十年之后,凡涉及大学背景的聚会,只要我能够参与的,从来就没有推辞过。究竟为何如此?公开的理由:一是济南作为省会城市,的确多年来,同学来来往往一直没有断绝过;二是近十多年来,我自己工作性质缘故,尤其省内的地市县区,在经常的出差中,每到一处总爱联系当地同学见个面,所以也总想找机会给予答谢。其实,于这样公开的理由之下,我真实的目的和意向,却试图利用一切可能的机缘去了解社会、深入生活、认识自己而已。
有言:“三贫三富不到老,十年兴败多少人。”
俗语:“生活处处有学问。”
所谓:“世事通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子曰:“十五志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一人一世,一切成败得失恩怨,谁都难免遇到。至于生平所遇及其跌宕起伏的性质和程度如何,原本就是见仁见智罢了。单就心理承受能力和是否拥有健康心态而言,无论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或垂垂老矣,唯有勇于敞开心扉、敢于面对生活,而不是封闭自我于患得患失以往真假实虚的经历,才堪称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子的活着。
多年来,同级的同学也不乏赞叹:“你们班的同学真团结,每次还能一起活动。”是的,大约从毕业十年后,每次班级性质的聚会,班里的活跃分子一起定了个规矩,就是所有花费大体筹划一番,无论各自经济情况如何,每人都一样缴费,主要用于住宿和聚餐,期间若有活动一般都有当地同学负担。每次聚会后,一般都是有结余,再由专人负责结算,留作下次活动的经费。如此模式聚会,我们运转也有廿年了吧。所以,班里每次聚会,参加者均能过半。
关于同学聚会的事情,社会上虽然奇谈怪论一直没有断过,但这种活动却依然方兴未艾着。其实,仅一句“凡存在的必有其合理性”已足以说明问题,也就无须再去思辨或争论,这一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其存在的原因或有何意义了吧。
(2014年10月草拟于大学同学三十年相聚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