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顾盼烟云 > 第二十六章 东边日出西边雨

第二十六章 东边日出西边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顾正阳虽然经常跟着一群游侠儿在街市上厮混,也算得上是有过历练,可毕竟年纪摆在那里,到了关键时刻,就显得沉不住气,说话有些冲。

他记恨刚才玉兰生明明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份,却把自己当猴一样的耍,因此说话的时候,明里暗里总是夹枪带棒,想要发泄心头的那口怨气。

可玉兰生比他想象中更加淡定,这人就好像是天生的好好先生似的,无论顾正阳怎样明嘲暗讽,他也不生气,依旧笑眯眯的说到:“做人好啊,人不可有傲气,却不可无傲骨,我觉得我越来越欣赏你了,如果你真的有心来我府上投效,我倒是要认真的考虑一下了。”

“哼哼。”顾正阳见他面不改色,突然没了兴致,仰头冷笑到:“既然你已经识破了我的身份,那我留在这里也没什么意思了,告辞!”

说完转身就想走,却被玉兰生开口叫住:“顾兄何必急着走呢,咱们刚才说的事还没完,顾兄何不再考虑考虑?”

“什么事?”顾正阳明知故问,眉头已经皱了起来。

玉兰生依然故我的笑到:“自然是回江南去当细作的事,如今你兄长已是我大梁朝的驸马,顾兄就算不为你自己着想,也要为你兄长想想吧?如果你能劝说你父亲投效大梁,你们一家三口岂不是又可以相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了?”

“呵呵。”顾正阳也笑了,回到:“看来你还是没搞清楚,我大哥是我大哥,我是我,虽然我不知道大哥为什么会同意娶你们那个什么公主,不过我的原则却不会变,我顾正阳顶天立地,绝不会做一个不忠不义的卖国贼!”

玉兰生的表情总算发生了一点点变化,尽管还是笑意吟吟,可那笑容中却藏着一丝僵硬,看到顾正阳油盐不进,他总算是有些着恼了,连一贯温和的口气也变得生硬起来:“顾兄何必如此拒人于千里之外呢,难道顾兄就不怕我真的把这个消息传到江南去,让你父子人头不保?”

顾正阳一脸慨然的说到:“你要传就尽管传好了,我父亲很小就教过我一句话,叫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顾正阳虽然没正经念过什么书,可这点儿骨气还是有的。”

玉兰生脸上闪过一丝惊讶的神色,他没想到顾正阳看起来稚气未褪,可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即使那句诗并不是他本人所做,依然让他感到震动,这是真正不怕死的人,用言语恐怕是无法打动他的。

想到这里,玉兰生总算是绝了策反他的心思,不过此人做事向来走一步看三步,一计不成,很快又生一计,对顾正阳拱拱手道:“没想到顾兄虽然年纪轻轻,却忠勇可嘉,怪玉某唐突了,如有需要,玉某可以想办法让顾兄和你兄长见上一面,以作赔罪,不知顾兄意下如何?”

顾正阳这下是真的愣住了,没想到这玉兰生变脸变的这么快,刚才还拿自己父子的性命来要挟,一转眼又要向自己赔罪,他这唱的到底是哪出戏?

不知为何,顾正阳从看到玉兰生的第一眼开始,就总觉得此人很不对劲,他的表现看起来似乎一切都很完美,可顾正阳总觉得他完美得太“假”,对着他,总像是在对着一个演戏的人,一举一动都完全合乎规矩,拥有最好的应对,根本不像是在面对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

这种人,要么是圣人,要么就是大奸大恶之辈。

顾正阳自然不会把玉兰生看做是圣人,哪怕他表现得再优秀再完美,身为两个敌对的国家之人,顾正阳都宁愿把他看做是一个恶人,如今他突然向自己示好,下意识的便产生了一股防备的心理。

“你真的有办法带我去见我大哥?”虽然总觉得玉兰生在玩什么花招,可顾正阳又不想放弃这个如此好的机会,他来到这里,不就是为了想要见到顾正武吗?如今机会就摆在眼前,就算明知道有陷阱也想要去试试。

玉兰生倒也不推诿,很爽快的点点头到:“当然,虽然皇上下令不准你兄长出宫,可我要带你去见上他一面,还是不难的。”

顾正阳双眼一亮,急忙说到:“那好,咱们一言为定。”

“不忙。”玉兰生突然笑了,勾勾眉头道:“要让我带你去见你兄长,你还得先替我做一件事。”

“什么事?”顾正阳暗想戏肉来了,立刻凝神静气,听他说些什么。

玉兰生潇洒的笑到:“其实这对你来说也是件好事,我要你去告诉你兄长,你们均州的那位蔡都御使,派了几个杀手到江北来,准备找机会暗杀他。”

“什么?”顾正阳惊讶的瞪大了眼睛,蔡继知竟然敢派杀手到江北来暗杀他哥?

可他立刻又想到为什么玉兰生会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于是疑惑的看着他的眼睛,半信半疑的问到:“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玉兰生写意的笑到:“那几个杀手现在就在洛阳城内,我一直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你为什么要把这个消息告诉我?”顾正阳还是觉得不解,按理说两人互属敌对,刚才自己还拒绝了他的招揽,他没理由把这么有用的消息告诉自己。

不过玉兰生却好似不怎么在意,自然的回答到:“哪有那么多为什么,你兄长马上就要成为我大梁的驸马了,他若是被暗杀,我大梁岂不是也要跟着丢尽脸面?我只是不想让你们陈人杀掉我梁朝的驸马,这个理由还不够吗?”

顾正阳直勾勾的盯着他,他敢肯定,玉兰生心里绝不是这么想的,可他却找不到玉兰生这样做的动机,只能把一切默默记在了脑海之中,想这接下来若是见到大哥,该跟他说些什么。

这边顾正阳在跟玉兰生斗智斗勇,同时在长江的另一边,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之前的北伐失利几乎占据了整个南陈的舆论与民议,以至于同时发生的另一件事,竟然都已经差一点被人们所遗忘。

那边是事关仕人前途的秋闱。

顾正宗秋闱最后一科考完之后出来就在大街上被截杀,顾正阳又跑到了江北,当初一起参加秋闱的两兄弟,此时竟然一个也不在了,以至于两家人都无暇去关注秋闱放榜的消息。

然而顾家不关心,却并不代表其他参加考试的士子也不关心,这些天来,随着放榜的日子越来越近,有关于考试的消息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普通百姓自然关注的是谁能成为今科南京府秋闱的“解元”,而那些参加了考试的士子,却关心的是自己是否榜上有名,能不能鱼跃龙门,完全就看今朝了。

皇城内,大臣们也逐渐从北伐定责的争论中平复过来,开始有条不紊的处理起了其他的事务,这秋闱,自然也算是近段时间的重中之重。

今日没有朝会,所以太师司马承祯便在家中歇了一日,说是歇息,可实际上如山的奏本和红批依然被他搬到了太师府上,他就坐在自己的书房内,字斟句酌的翻阅着这些奏本。

按正常情况来说,批阅奏本本应当是皇帝的权责,可这些年来延平帝退居深宫,不理政事,群臣无奈,便推举司马承祯为首,让他暂代批阅奏本的职责,否则若无人统筹全局,这天下恐怕早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一开始司马承祯是不愿意担这样大不讳的责任的,可后来眼看着延平帝根本没有复出理政的心思,为了不让国家大乱,他不得不咬着牙担起了这够得上是“逆反”的责任,年月长久之后,整个朝廷竟然都已经习惯了由太师来批阅奏本,而那位本该紧握这权力的皇帝,却反倒被他们遗忘到了脑后。

司马承祯年老力衰,从好几年前开始,他便已经不再坚持到宫内去批阅奏本了,十五年的风平浪静,连他都快要想不起这项权力原本应该是属于藏在深宫中的那位帝王,他在五年前就下令把奏本全都搬到自己家中来批阅,如此一来,他便不用来回的在太师府和皇宫之间奔波,免得自己的身体负担不起。

今日的奏本都是些琐碎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这些天来,最吸引人眼球的还是北伐的事情,战后的定责,阵亡将士的抚恤,惶惶人心的安抚,这些事一件件,一桩桩,虽然不大,却很繁杂,他已经耗费了太多的精力,整个人都感到了一种无名的困倦。

正想收了奏本小憩一下,不远处却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司马承祯耳朵已经不大好使,冲着门口的下人喊到:“是谁来了?快去看看。”

那下人还没答应,来人已经一阵风似的冲进了门口,隔着老远就大喊到:“太师,太师,不好了,这是要造反了啊!”

司马承祯眯起了眼睛,竟然有这样的事?

随后那人便拿出一卷卷宗,摆到他面前的案几上,心急火燎的说到:“太师你看,你看看,这些士子好生大胆,竟然连这样的文章也写得出来,依我看,他们这是要翻天啊!”

原来只是一卷卷宗!司马承祯好笑的松了口气,随后拿起那卷卷宗,摊开来细细评阅。

这一看不要紧,只看了两句话,他的眉头就深深的拧在了一起,等再多看几行,他整个身子甚至都前倾下来,几乎快要覆盖到那张卷宗之上,嘴里还在念念有声的诵读着:“公之加赋,以用之不足也;欲足其用,盍先足其民夫?而今公卿恣意,夺民其财,士绅不济,圈养土地,****无其所有,养生者无其门道,何求乎民聚富于下?……”

没多读一个字,他的眉头便加深一分,等到把这片洋洋洒洒千余字的文章读完,他的两撇眉头竟然已经紧紧地皱到了一起,一条眉毛横挂于眼脸之上。

“太师,如何?”那将卷宗拿过来的中年官员一脸气愤的说到:“如此胡说八道,此人简直其心可诛,依我看,做这样文章的士子,简直就该千刀万剐,将其满门抄斩!”

“哦?”司马承祯眼中闪着莫名的光芒,满色平淡的说到:“既然你都已经定罪了,还把这卷宗拿给我看是什么意思?”

那官员正是负责此次秋闱的主审官,礼部尚书卢靖忠,此人仪表堂堂,生的一副好皮囊,但其实无甚能力,靠着好家世和抱紧了司马家的大腿,才能混到今时今日,在他的礼部地盘上,他连顾铭义这样的刺头都搞不定,一向不怎么受司马承祯的待见。

见到司马承祯似乎话中有话,原本还一腔义愤的卢靖忠立刻换了副脸色,小心翼翼的盯着司马承祯的脸说到:“太师,这考生写的文章如此大逆不道,太师以为该如何处理?”

司马承祯并不着急,好奇的问到:“这篇文章是谁写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