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乡野一村夫
“没事了,凌子这是有福啊,从那么高的悬崖上掉下了都摔不死,现在还醒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三婶,恭喜了。”老军叔五十多岁,身材高大却骨瘦如柴,此时满脸的褶子也因为兴奋而挤在了一起,显得很滑稽。老军叔懂医术,庄子里面有谁头疼脑热都是去找老军叔看病抓药。
“他军叔,你看,又麻烦你跑一趟,天寒地冻的,真不好意思啊!这诊费你看看得多少钱!”韩延陵的娘亲杨秀英说道,其实杨秀英手里根本没有钱,只是无奈之下不得不问,人情世故,她懂得多。
杨秀英话刚说完,老军叔眉毛一挑,小眼一瞪,气呼呼的说道:“他婶子,你这是啥意思?我说了多少遍了,别说咱们是一家子人,现在还没出五福呢!就算不是一家子,我和你家老三,斌子他爹大柱可是一起从黄河上出生入死过来的,没有你家老三,我能活着回来吗?给孩子看看病,你还跟我提诊费,你这不是打我脸吗?”
老军叔气呼呼的站起身来,从怀里摸出了一个小布包放到了韩宝玉躺在的炕上,说道:“你一个娘们家家的拉扯凌子,还有斌子就够不容易的了,这钱留着给凌子买点补品养养身子,这都躺了一冬天了,不好生养养将来再坐下啥毛病。走咧!”老军叔说完,转身掀帘。潇洒的走了。
“他军叔,真是麻烦你了,慢走,以后过来玩!”杨秀英出门把老军叔送走了,女高音的嗓门在院子外面清晰的飘进了屋中。
韩宝玉躺在那里忽然听明白了,浑身的酸痛提醒着他,这不是做梦,而是真的,朱富贵真的把自己传送到了这个时空里,到了大明朝,至于现在是哪一年就不得而知了,可是看电视看电影,人家穿越的时候不是王爷就是贝勒,要不就是才子佳人,老头子这不是玩我么,在二十一世纪活的就够憋屈了,刚享受了几天**的日子,这一下就给打回了石器时代,不是王侯将相也就算了,最不济也弄个土豪地主吧,这倒好,穷死咧!”韩宝玉的内心充满了难言的苦涩。
只是韩宝玉纳闷,朱富贵从头到尾说的都是是传送而不是现在这样替代了别人,偷偷下地在水缸里照了照,自己现在的形象倒是与以前的自己一模一样,宝玉心中疑问却又不能说出来,真是郁闷到家了。
宝玉心中暗骂:“朱富贵!你把我弄到这里,我哪辈子能把传国秘典弄到手啊……”不过也就只能在内心深处狠狠的鄙视一下朱富贵了,既来之则安之,反正也就这样了,再费劲想个所以然徒劳无益。
宝玉来到这个时代吃的第一顿饭却是掺了白菜叶子的粟米面子糊糊,一点盐味都没有,悲催。
十几天以后,韩宝玉已经渐渐适应了没有手机电脑的生活,身上的伤也好的差不多了,天好的时候,到门口南墙根下晒晒太阳,身体恢复的速度倒是十分的惊人,斌子这几天天天陪在韩宝玉的身边,只是韩宝玉谎称自己摔伤了脑袋,以前的事都不记得了,跟斌子东拉西扯的聊了很多,这也算是无聊中唯一可以排遣寂寞的途径了。不过宝玉醒来时手里的那块红宝石被他用红绳拴住挂在了脖子里,只有随身携带才是最安全的,等有机会找个首饰匠人打个银套再换跟更结实的绳子,那样才最牢靠,返回二十一世纪全指着它了。
从斌子的口中,韩宝玉已经对自己此刻的情形有了大致的了解,自己代替的这个人,名叫韩延凌,斌子大名叫韩延斌,斌子的老爹跟韩延凌的父亲是叔伯兄弟,十年前黄河发大水,朝廷征召民夫修黄河大堤,从庄子里找了很多壮丁发到黄河上修堤,斌子的老爹,韩延凌的老爹和老军叔他们都是作为民夫去黄河修堤的,有次夜里下大雨,黄河泛滥,把他们的工棚冲了,斌子他爹和老军叔都被大水冲走了,韩延凌他爹水性好,把老军叔给拖上了高处,自己下水再去救斌子他爹大柱的时候两人就再也没能回来。斌子他娘身体本就不好,经受不了打击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了,撇下了当时五岁的斌子成了孤儿,杨秀英看着斌子可怜,就把斌子接来自己家,自己一个女人拉扯五岁的斌子和六岁的韩延凌,日子虽然清苦,可总算熬过来了,一转眼,已经十年了。
韩宝玉还知道,现在是大明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当政的万历四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614年。来这个时空之前在朱富贵的压迫下宝玉着实的恶补了一番明朝的历史知识,对万历皇帝多少有些了解。
朱翊钧刚刚登基的时候,面临内忧外患,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万历朝新政。万历十年六月,内阁首辅张居正病逝,万历皇帝亲政,初期勤于政务,曾着布衣率群臣步行至天坛祈雨。中期,亲自谕旨主持“万历三大征”,平定了哱拜叛乱和杨应龙叛乱,帮助藩属国朝鲜击败丰臣秀吉的侵朝日军。是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皇帝。此时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史称万历中兴。后期厌恶大臣之间的朋党斗争和身体原因而不临朝勤政,而学明世宗后宫暗操国家政权。由于国本之争,迟迟没有让皇长子朱常洛出阁读书,从而埋下大明王朝的灭亡的祸根。
韩延凌现在的地方属于济南府的章丘县,关厢乡,这个庄子官府名称山头店庄,背依玉皇山,有条四季长流的小河穿过,庒民们称这条河就做沱河,河名的由来那就不得而知了,1503年(明弘治十六年),章丘县设6个乡,城周为关厢乡。
山头店庄是一个宗族性质的庄子,庄子里面的人基本都是姓韩的,因此人们更习惯称此处为韩家庄,相传是元朝末年有一韩姓人因躲避战乱迁至此处,庄子建在河边的高处,经过十几代的经营,韩家庄里面的人口已经过千,也有些外姓人到此处落户,庄子四周也建起了防御盗匪的土墙,土墙上面还有岗楼,庄里面有人轮番在上面值夜。
现在韩宝玉虽然有的是时间却没有兴趣去考虑这些军国大事,现在摆在韩宝玉面前的当务之急,是如何适应自己的这个新角色韩延凌,还有就是想办法弄些钱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天天喝粟米面子糊糊也不是个办法。
斌子端着个大陶碗蹲在韩延凌的旁边,吸吸溜溜的喝着碗里的糊糊,因为是刚从锅里盛出来太热,而他又等不及凉一点再喝,因此转着手里的陶碗,捡边上的喝,因为边上的凉的快。天天对着这么一个只知道吃的夯货,韩延凌有些无奈。
“斌子,你知道怎么能挣钱,怎么来钱快吗?”韩延凌问道。
斌子一边喝着糊糊一边含含糊糊的说道:“去县里的货栈抗大包给人装卸货物,一天能挣十个大子,现钱!”
韩延凌听完,无奈的翻了个白眼,这夯货,也就能想出这么个出大力的法子了,自己就多余问他,韩延凌的前世也是穷苦出身,并不是看不起劳动挣钱,而是现在自己穿越到了这个年代,比别人多了五百年的知识,也算得上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了,有时候韩延凌都会怀疑诸葛亮是不是也是个穿越客。
话又说回来,老师从小就教导说过知识改变命运,那自己就要想办法用自己的见识挣大钱。真是简单直接的想法。
杨秀英端着碗热腾腾的糊糊掀帘从房里出来。
“凌子,吃饭了!”说着,杨秀英把陶碗递到了韩延凌的手中,动作虽快,可是满满一碗糊糊却一滴都没洒出来。
韩延凌端着陶碗,一脸苦涩的嘟囔道:“……娘……咋见天儿的光喝糊糊啊!”韩延凌还不习惯叫这个相对陌生的女人娘,毕竟他不是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的影帝,入戏不也得需要酝酿感情吗?
杨秀英眉毛一挑,眼一瞪,凶巴巴的骂道:“你个熊死孩子,有口吃的就不孬了,今冬天为了给你看病,家里的粮食都卖了,这粟米面子还是我从太爷家里借的,爱吃不吃,不吃省下。”说完就作势要去韩延凌手里夺碗,可是到了最后,却变戏法似得从袖子里摸出了俩鸡蛋,一个放到了韩延凌的手里,一个扔给了斌子。
斌子接过鸡蛋,咧着大嘴嘿嘿笑着从门槛上磕了两下,利利索索的把鸡蛋皮剥了。“大婶,咱家鸡不是卖了吗?哪来的鸡蛋!”
“有的吃就吃,没事别胡乱问。”杨秀英凶巴巴的吼了一句,转身进屋了。
可是最后还是忍不住显摆道:“我去太爷家里借粟米面子,他家鸡正好下蛋,我就拿了俩,嘿嘿!”房中传来杨秀英得意的笑声。
“偷的,俺才不吃!”斌子把剥好皮的鸡蛋迅速的放到了韩延凌的碗里。
“斌子,你……”韩延凌看着斌子的举动,有些呆住了。
斌子眼巴巴的看着韩延凌手里的鸡蛋,憨憨的傻笑着:“凌子哥,你吃,俺不好吃鸡蛋。”说着,口水都快流到地上了。
看着眼前的斌子,握着手里热乎乎的煮鸡蛋,听着房里杨秀英不知道在悉悉索索忙活什么的声音,韩延凌,也就是穿越来的韩宝玉心中莫名的涌出一种感动,久违的亲情在他心中不停的激荡着。
“娘,明天我想和斌子上县城里转转,看能不能找个活挣点钱。”这声娘叫的,已经不是那么别扭了。
杨秀英掀帘走出来,凶巴巴的看着韩延凌,高叫道:“你这熊样,能干啥,老实在家呆着养伤,过了年再说,你要是坐下啥病,得拖累你娘一辈子,熊玩意,当初就该叫你死到山上。”韩延凌是刚入冬的时候上山砍柴,为了掏安在悬崖边的老鹰窝而不小心掉下山崖的,幸亏斌子把他从山沟里背出来,不然就真死在山上了。
一旁的斌子听完,也帮腔道:“婶子,明天就叫俺兄弟俩上县上玩玩去吧,明天腊月十五,县上有大集,俺就和凌子哥就是去看看,俺凌子哥都在屋里躺了一冬天了,就让他出去转转吧。脑子摔的啥都不知道了,哎!”说完,斌子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
杨秀英转念一想,家里没有粮食了,眼看着就过年了,这个年还不知道咋过呢。现在手里就只有他老军叔给留下的一百文钱。就让他俩去集上买点小米回来做年糕吧。
想通了这些,杨秀英才松了口气,说道:“你俩明天就去集上买点小米红枣回来吧,过年我给你们蒸年糕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