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善谋弃奢淫 何必拜鬼神
姚崇又说:“臣一路所见,到处都是佛塔庙宇,臣请求禁止建造寺观宫殿,可以吗?”
玄宗说:“像太平公主修佛塔建庙宇,全国效仿,弄得民不聊生,国库空虚,这样的行为必须要杜绝。”
姚崇继续说:“朝廷自在青海被吐蕃战败以来,从来没有后悔之意;我请求在数十年内不求边功,可以吗?
玄宗爽快回答:“行。”……
姚崇说:“臣最后一件是:前朝大臣直言进谏者,有的丢了性命,从而让忠臣都感到灰心;臣请求,凡是做臣子的,都可以犯颜直谏,无所忌讳,可以吗?”
玄宗:“好的谏言,朕会采纳;就算不对,朕也不追究他的责任。”
玄宗入了神,问:“还有什么?”
姚崇说:“臣十件事已说完。”
玄宗热泪盈眶,紧紧抓住姚崇的手,颤声说道:“姚爱卿所奏十件事,件件切中时弊,真是金玉良言啊。以此作为治国纲领,何愁大唐不兴?”
姚崇说:“陛下圣明,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姚崇的“十事”要说,正是优秀的施政纲领。
连一向挑剔的******同志也这样评价:“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如此简单明了的十条政治纲领,古今少见。”
如果姚崇听到这句话,肯定会拍拍主席的肩膀,说:“知我者,润之弟也。”
姚崇当上宰相,张说害怕起来,就去找玄宗的弟弟岐王,让他帮帮忙。
一天,已经罢朝,朝臣们都已离去,独姚崇跛着脚,痛苦万分。
玄宗问:“姚相国,你的脚怎么啦?”
姚崇回答:“我的脚坏了。”
玄宗关切的说:“很痛吧?朕派御医给你看看。”
姚崇说道:“臣的痛不是在脚上,而是在心里。”
玄宗说:“哦,不知姚相国有何心结啊?”
姚崇说道:“岐王是陛下的爱弟,张说是辅佐大臣,他们秘密聚会,恐怕要坏事啊!所以我很担心。”张说宰相当不下去了,被贬为相州刺史。
宫中,玄宗说:“皇后,你来看,这是宁王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他亲自谱写的《鸟歌万寿乐》。”
王皇后走过来,看完后,赞道:“你这个哥哥真是一位了不起的音乐家。明天是千秋节,你三十岁的生日。如果在宴会上演奏此曲,肯定增色不少。”
玄宗说:“是啊,朕很喜欢这首曲子。”
忽听太监报:“姚相国求见。”
玄宗说:“快快有请。”
姚崇跪在地上,说:“臣是来请罪的。”
玄宗很意外:“姚卿有什么罪啊?”
姚崇说:“臣曾经说过,陛下千秋节边关大捷,现在边乱未平,请治罪。”
玄宗笑了:“此乃兵将之责,与你无关,快请起。”
姚崇跪着,并没有起身。王皇后走过来,扶起姚崇。
姚崇神色凝重,说:“将士杀敌,是他们的职责;但是,运筹帷幄,筹集粮饷、器械,这是宰相分内之事。臣曾经献‘十事要说’,陛下全答应了。而今奢靡之风盛行,而国库空虚,臣未能筹措远征大军之急需物品,而在殿堂上妄言凯旋有日。明知王公大臣相互攀比,却不敢在金殿上谏言,臣这是有始无终啊。”
玄宗何等聪明,听出了其中的画外之言,明天过生日,准备大宴群臣,是自己没起好带头作用啊。
玄宗说:“不是你有始无终,是朕的过失,朕知道该怎样做了。”
玄宗吩咐:“力士,传朕旨意,明天五品以上官员携家眷到大明宫,与朕共度一个特别的千秋节。”
史书说姚崇善谋,此事可窥见一二。本来他是想劝玄宗不要铺张浪费,起好带头作用,而他却委婉的以自己请罪的方式让玄宗明白自己的心意,而且玄宗乐于接受。当然这样的臣子也只有聪明的君王才能相配。
所以姚崇与玄宗,相得益彰,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大明宫,百官携夫人参加宴会。
忽听到传报:“陛下、皇后娘娘驾到。”
喧闹声一下子消失了。文武百官分列两旁,夫人居其侧。
玄宗站在台上,深情并茂地说:“今天是朕三十岁生日,古人云,三十而立。但是今天的宴会很特殊,无酒宴,无歌舞,在此朕深表歉意。朕的兄长宁王特意为朕写了一首歌《鸟歌万寿乐》,朕对不起你,今天不能演奏。为什么呢?”
大臣们有些奇怪,你看我,我看你,但谁也没有说话,静静地听着。姚崇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玄宗语气转悲愤:“自朕登基,就想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经过各位大臣的努力,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是,近年来因为蝗灾、旱灾不断,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仅洛阳一地,就有数万民众逃难。外邦趁机入侵。想起太宗皇帝时代,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朕是夜不能寐。什么原因?”
玄宗停顿了一下,扫视众人,继续演讲:
“百姓水深火热,王公大臣却是争富斗贵,导致国库空虚,现在连军需物质都不能凑齐。这是前朝陋习,这样下去,是要亡国的,必须予以禁止。”
玄宗大手一挥,说出了今日主题:“朕敕令:
从今起,后妃三品以下不得用珠玉、锦绣,百官三品饰玉,四品饰金,五品饰银,余者皆禁。”
王皇后走下来,取下凤冠、手镯、耳坠,置于案前。其余妃嫔也取下所配之物,百官夫人也纷纷拿出金银饰品,放于案前。
玄宗说:“把这些物品变卖,充实国库。”
上常令源乾曜来见玄宗。
源乾曜说:“陛下,姚相国日夜为国事操劳,生病了,我们劝他休息,他不肯,还是熬夜批改公文。这样下去身体怕是吃不消啊。”
玄宗说:“姚卿可是我们的大功臣啊,朕离不开他。力士,快传御医去诊治一下。”
御医回来禀告:“陛下,姚相国身体并无大碍,只是过度劳累,需要休息。”
玄宗说:“那就传朕旨意,让姚卿休息十天吧。”
三天后,源乾曜又来找玄宗。
源乾曜说:“臣无能,公文堆积如山,臣处理不了。”
玄宗并没有怪罪,反而安慰他:“无妨,你选择一些最要紧的去咨询一下姚相,注意时间不能太久,以免影响他休息。其他暂时压着,等姚相病假后来处理。”
姚崇休完假,埋头处理公文,只一天工夫,就把堆积如山的公文处理完了。
源乾曜心悦诚服,说:“姚相国的办事效率如此高,难怪陛下如此倚重你,下官佩服之至。”
姚崇微微一笑:“熟能生巧嘛。只要你用心去做,肯定行。”
姚崇贵为宰相,却没有专门的府第。全家人住在离朝偏远之地。他精于吏道,又兼兵部尚书,上朝处理政务后,常常不能按时回家,就住在罔极寺里。
源乾曜向玄宗奏道:“姚相国家离朝堂太远,每天处理完政务,很晚才回家。一来一去,很是不便。”
玄宗说:“朕早就想为他建一府第,但是他说太浪费,不答应。奈何?”
源乾曜说:“臣有一建议,可否让他搬到四方馆居住?”
玄宗一拍脑袋:“这个建议好,朕怎么没想到呢?”
姚崇拒绝:“臣以为不妥。四方馆太豪华,臣住不惯,如果让奢侈之风因我蔓延,那就是臣之罪了,此为一;而且四方馆藏有大量公文,如果泄露国家机密,那更是罪大恶极,此为二。请陛下收回成命。”
玄宗叹道:“姚卿严于律己、廉洁勤政,时时以国事为第一,正是百官之典范啊。”
姚崇说:‘陛下过奖了。”
唐朝佛教盛行。上自皇帝、皇后、达官贵人,下至豪绅富户,无不利用宗教捞取好处。因此,在宗教的旗帜掩护下,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许多社会流弊。对此,姚崇深为忧虑。
在武则天当政时,为了在宗教上打击李氏皇朝,对佛教采取宽容政策,抑制道教。中宗时,公主、外戚得到批准,可度民为僧、为尼;有的人还私造寺庙。这样,一些富户强丁,乃纷纷出家,因为当时制度,凡出家人,即免除赋役。
姚崇对玄宗说:“对佛教的信仰,主要是在内心的虔诚,而不在于外表的形式;以往的一些信仰佛教的帝王权贵,都没有得到好的结果;只要心怀慈悲,有利于人民,使人民得到安乐,就是符合佛教的善行,何必妄度坏人为僧尼,反而破坏了佛法呢?他们打着朝廷的旗号侵占良田,使百姓流离失所,厌恨朝廷。而且他们不向朝廷纳税,中饱私囊。”
玄宗双眉紧锁,重重的拍桌子,说:“这些假僧人,假公济私,可恶之至。朕即下令严查。”
经查实,将一万二千多冒充的和滥度的僧尼还俗为农。对于这种宗教流弊,姚崇直到死的时候,也还是持反对态度。
他在遗嘱里对子女说:“信仰在乎内心,只要行善不行恶,就行了。那种将佛教僧侣的宣传当作事实的无知行径,那种抄经写像、破业倾家、施舍自身、为死人造像祈福等愚昧风俗,都是损众生之不足,厚豪僧之有余;那些所谓通才达识之士,也不免于流俗,成了上述种种怪现象的俘虏。佛教的宗教活动,乃是有害于苍生的弊法,你们当警惕,不要上当。在办我的丧事时,在斋祭、布施方面,也只能略事敷衍,绝对不能铺张浪费。”他也顺便提到了道教,指出道教的本旨是尚玄虚,不争虚名。这种着眼于实际的求实精神,对宗教所持的否定态度,离无神论已不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