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林河水
“小人姓林、名河水,福建泉州人氏。那边地狭土薄,百姓若是穷乏之人便下南洋谋生,小人五六岁时便随叔父去了吕宋,在那边呆了十几年,是以对红毛夷的情况很清楚?”
“吕宋?我方才听那红毛夷说他们便是从吕宋来的,那里莫不是这些红毛夷的故国?“
“不是!”林河水摇了摇头:“吕宋乃是南洋上一个大岛,距离我大明数千里,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丰富。原本只有一些土人,自唐宋时我家乡便有人往来于其间,有行商贾之事的,也有前往那儿定居的,三宝太监下西洋时也曾途径此地。那些红毛夷据说来自极西之地,距离吕宋有数万里,便是乘上快船也要跑上一年,百余年前他们吕宋岛,便修建堡垒,横征暴敛,无恶不作!”赵有财却没有察觉到对方的情绪,咋舌道:“数万里,那这些红毛夷还抛弃祖宗陵墓而来?果然是无君无父的蛮夷!“
“赵老爷说的是!这些红毛夷唯利是图,毫无礼义廉耻,无论是土人还是侨居那边的大明百姓,只要看到你有什么好东西,便强要了来,你若不给,便拔刀相向,实在是凶霸之极!“说到这里,林河水的声音微微颤抖起来,显然他此时心情已经激动到了极点。
赵有财上下打量了会这通译,只见对方中等身材,约莫二十四五岁的年纪,看上去容貌普通,但一双眼睛却灵动有神,显然是个精干的人物,他暗想自己若想在这红毛夷那边开出一条路来,便需要一个知悉内情的人物。这林河水不但通晓夷人的语言,而且还在吕宋那边呆了十几年,对夷人的情况十分了解,是个难得的人选。想到这里,他的脸上露出一丝和蔼的笑容:“林先生,在下对这伙红毛夷的事情倒是颇有兴趣。此番事了之后,可否屈就在下这里,也好早晚请益?”
林河水闻言大喜,他在吕宋恰逢大变,几乎只逃出一条命来,回国之后连回家乡的路费都没有,只得留在杭州给人当通译糊口,却不想这杭州与闽南那边不同,大多数商船是前往日本的。便是有少数前往东南亚的也多半被荷兰人所垄断了,他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排不上用场,能混个肚圆都勉强,也不知道何时能混到回家的路费。而赵有财不但衣着华贵,而且身为一省都司的柯从文对他的态度也十分敬重,在林河水看来肯定是非富即贵,说不定还是某家勋戚的家奴,自己若是巴结上去了。不要说回家的路费,后半生的嚼裹都不用愁了。
“赵老爷客气了。小人所知虽少,不过只要您开口垂询,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好!”见林河水应允,赵有财大笑起来:“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客气了!”他指了指四周:“你说这里是摆放火炮的地方,为何此时一门都没有呢?”
林河水看了看四周,提起灯笼走到一个靠窗户的甲板旁,用力顿了顿足,侧耳听听下面的声音。手指着下面对赵有财道:“老爷,这下面便是底舱,我估计他们在海上遇上大风,为了防止船只沉默,他们将这里的大炮都放到底舱去压舱,以免翻船了。”
“还有一层底舱?”赵有财闻言一愣,他走到林河水身旁,果然看到地上有个手柄,林河水俯身用力拉起手柄,地上露出一个黑乎乎的大洞来,顿时一股刺鼻的霉臭味扑鼻而来,赵有财不由得扭过头,捂着嘴巴道:“好臭!”
“嗯!估计这底舱进了水,里面的货物都坏了不少!”林河水倒是并无异色,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他等了会,将灯笼先放了下去,确认空气没有问题,才当先走了下去。赵有财犹豫了会,最后还是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用袖子捂住鼻子跟着林河水走了下去,借助灯笼的灯光,赵有财很快就找到了大炮的身影,一共有十二门十六磅长炮,另外还有四门24磅的加农炮,乃是西班牙人送给郑芝龙的礼物。赵有财伸出手,摸了摸坚硬而又冰凉的炮身:“居然有这么多炮!“
“嗯!”看到这些武器,林河水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走到一个包装的很好的木箱旁,从地上捡起一根铁钎,三下两下便撬开木箱,当灯光照亮木箱里的物件,他的脸色顿时大变。
“赵老爷,您快过来看看!”
正在一旁观赏着大炮的赵有财听到林河水的叫声,赶忙转身走了过去,他一看到木箱里面的货物,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
“鸟铳?这里面居然是鸟铳?”赵有财从木箱里面拿起鸟铳,指尖立即感觉到一阵滑腻的感觉,他伸手搓了搓,应该是防锈的油脂。他对刘成军中的情况十分了解,与这西班牙鸟铳比起来,大体结构差不多,只是重量要轻一些。
林河水又打开了几只木箱,果然里面要么是鸟铳,要么是盔甲兵器,当时商船上有武器以备自卫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不会像这样一点用来与明国交换的商品和银子都没有,全部都是武器,显然这条红毛夷船来大明的目的绝非是贸易。
林河水与赵有财对视了一眼,从对方的眼睛里都看出了惊讶与恐惧。这时上面传来了士兵的叫喊声,原来是柯从文找不到赵有财,派人来找他们。两人赶忙爬上甲板,柯从文问道:“赵先生你去哪儿了,我方才一番好找!”
“都司大人!这伙红毛夷有问题!“赵有财低声道。
柯从文看到赵有财一脸严肃,不由得笑道:“赵先生,这伙红毛夷杀人越货,为害一方,自然是有问题的!“
“大人,您随我来!”赵有财拉了一把柯从文,领着对方来到底舱,让他看了看木箱里的货物,柯从文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过了一会儿,像一个不愿意承认眼前事实的孩子一样,他低声道:“兴许这是他们自己用的。”
“都司大人!”赵有财的声音不大,但却极为严肃:“这伙红毛夷才一百来号人,哪里用的了这么多兵甲?而且这些兵甲都是崭新的,上面还有防锈的油脂。怎么可能是他们自己用的?
“那,那就是用来与沿途的土人交换食水特产的!“
“都司大人!”赵有财的声音里已经满是恨铁不成钢的痛惜:“这些可都是上等的精铁呀!”他从地上拿起一副胸甲来,用指头弹了几下,船舱里回荡着嗡嗡的声音:“有哪个土人用得起这么好的兵甲?”
“那,那您说是干什么的?”柯从文不情愿的答道,按照他的心思,是不想弄出这么多节外生枝的事情来,以他祖祖辈辈在官场厮混的经验——别揭烂疮疤乃是为官的第一要务,否则早晚会有屎盆子扣到自己头上来。
“我不知道!”赵有财:“不过这一定是给一个大人物的。这里的兵甲足以武装五六百人,这可不是个小数目!那些红毛夷一定要严加审问,查出其中的内情来!“
“好,好吧!”柯从文有些无奈的点了点头,毕竟赵有财并非他的下属,而且他还有不少事情求于他,这件事情肯定是没法掩盖过去了。
回到住处,赵有财毫无睡意。虽然他已经有两天没有怎么好好的睡觉了,但却丝毫没有困意。他很清楚这件事情后面肯定隐藏着巨大的危险。如果是几年前还没有遇到刘成之前,他的反应很可能会和那个柯都司一般,睁只眼闭只眼糊弄过去便是了,但遇到刘成之后,赵有财意识到自己很可能过上一种前人做梦也没有想过的生活,整个人也就完全变了。一个生来便是个瞎子的盲人也就罢了。若是这个瞎子恢复视力,亲眼看过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他怎么也不愿意重新回到那个黑暗的世界的。到了这个时候,赵有财的脑海里只在苦苦思索一个问题:“假如刘成在自己的位置上,会怎么应对呢?”
“赵先生。外边有个叫林河水的人,说有要紧事要马上见您!”门外一个士兵禀告道。
“快,快请他进来!”赵有财几乎是从椅子上跳起来的,士兵有些惊讶的看了看他,叉手行礼退下。片刻后便林河水便在那士兵的引领下到了门口,不待他躬身行礼,赵有财便一个箭步冲到他面前,一把扯住他的胳膊拉进屋内:“林先生,是关于那件事情的吗?“
林河水被赵有财的举动吓了一跳,呆呆的点了点头。赵有财赶忙将其一把按在椅子上,回头对那士兵道:“你去院子里看守,任何人都不要让他进来!“
赵有财走到门口将房门带上,回到林河水身旁,低声问道:“那红毛夷说了他们是干嘛的吗?“他要想审讯那些西班牙人,是肯定离不开作为通译的林河水的。
“没有,那厮嘴硬得很,只是不开口,都司大人怕巡抚大人那儿不好交代,没有用刑!”林河水摇了摇头。
“嗯,这倒是麻烦得很!”赵有财叹了口气,他清楚作为浙江省的最高军政长官,带都御史衔的巡抚才是掌握着最后决定权的,若是交到那位大人手上,自己想要上下其手可就难了。
“不过小人倒是从那些水手和士兵口中打听到几个消息!”林河水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第一、他们此行的最终目的地是福建中左守御千户所;第二、他们的头领叫唐.冈萨雷斯.席尔瓦,是受总督的特别命令执行一个特殊任务的,这个特殊任务的具体内容只有席尔瓦本人知道。“
“这么说来他们是要把这些武器送到那个劳什子中左守御千户所去了?可那儿送给谁呢?“赵有财苦笑道。
“赵先生,如果真的是中左守御千户所的话,那接收这批武器的只会是一个人!”
“一个人?谁?”
“海防游击、五虎游击将军,郑芝龙!”林河水的声音不大,但斩钉截铁。
“郑芝龙?为啥一定是他,不过是个游击罢了,为何不会是别人,比如福建总兵?“赵有财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林河水见状,只得低声解释起来。
无论是研究中国海上贸易史、明清断代史、还是海军史的现代学者们,都无法避开一个人——郑芝龙。如果一定要在明末清初当成一部小说,在诸多历史人物中找到一个主角模板的话,那肯定是郑芝龙莫属了。他十七岁因为家贫而去澳门投奔岳父,十九岁就前往日本,不过一年功夫便打出一片天地来,不但修习剑术、多国语言、贸易、还得到当时隐居在骏府的大御所(退位将军的尊称)德川秀忠的接见,隐然间已经是在日华侨的首领。二十便前往澎湖独当一面,到了二十一岁便接替首领颜思齐,组织了“十八芝“集团,成为了当中东南沿海最强大的海商集团,二十三岁便纵横海上,屡次击败明朝在福建的最高将领总兵俞咨皋的进攻,还在与荷兰人的冲突中取得了胜利,并于1628年迫使福建巡抚熊文灿招抚自己,将自己拥有的巨大实力洗白,而他当时还只有二十四岁。十七岁白手起家,短短七年时间就部众数万,船只千余,成为朝廷委任的游击将军,不要说明末,就算翻遍上下五千年历史,恐怕都找不出几个人来。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他借助明朝廷的力量,将分布在东南沿海上的诸多海盗集团一一消灭,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实际上的海上霸主。
“这么说来,这郑芝龙虽然不过是个海防游击,但手下的实力却比总兵、巡抚他们还要大?”赵有财听完了林河水的解释,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
“不错,别的不说了,这郑芝龙称雄海上之后,凡海舶不得郑氏令旗者,不能往来东洋西洋。若要令旗,每条船每年需缴纳白银三千两,您算算他一年能有多少银两?”(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