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佛系宫斗日常 > 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一回

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一回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秦欣和到长公主府的主要目的是想同秦铮商议一些书信难以交代清楚的事情, 可在嘉兴以为她是来这里“避祸”的, 嘉兴的故事中,她“流产”日子就在晋军班师回朝的之后, 嘉兴并不记得到底是哪一天, 所以一再的挽留她, 想让她在长公主府里多住一阵子。

要是换做以前, 秦欣和或许就顺水推舟的在这住下了, 可这段时间以来, 她已然摸透了这狗日的剧情, 就应了那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一条线崩盘完全不会影响另一条线的发展。

原本剧情中, 该是萧琛退敌有功,成了大晋的英雄,萧虞初方才有由头风风光光的操办送春宴,给弟弟萧止寻亲事,圆满萧傅婚盟的遗憾, 而这一回萧琛毫无存在感的死了, 萧虞初为了自己皇后的体面,为了阻止傅静娴入宫, 照样办了送春宴。

虽然最后这段剧情被秦欣和的枕头风吹散,但萧虞初作为这本小说的大女主, 关于她的描写占据全书百分之八十, 一些小细节的误差无法影响她剧情的前后逻辑, 她的故事依旧会稳定进展, 直至大结局。

萧虞初的大结局究竟会停在哪里,三十年后,五十年后,都不过是作者的三言两语,若像她“流产”一样没有明确时间,那剧情就有的是功夫把细节上的误差重新修正。

当然,这只是秦欣和一种偏向悲观的猜测,还有其他千百种可能性,只是她不愿像个傻子,一面握着拳头给自己洗脑“一切都会变好的”,一面将自己的一切押在赌桌上,赌那微乎其微的生存几率。

何必呢,她分明已经可以将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

秦欣和赶在天黑之前回了宫,嘉兴一路送她到丽正门,反复强调让她这几日老老实实待在姣仪馆里,生怕她不听从,还特地编了个很蹩脚的瞎话,说自己昨夜睡觉梦到个老和尚,这是那老和尚交代的。

秦欣和见嘉兴这样,便故作惊奇与深信,连连点头答应,而嘉兴虽总和她拌嘴吵闹,但也知道她是言出必行的人,这才安下心来回她长公主府去了。

而后三天,秦欣和果真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待在姣仪馆踏踏实实的抄书练字。

她这里是风平浪静,秦老爷却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原因无他,秦老爷身负重伤之际仍力挽狂澜,击退了北疆蛮夷,保住了大晋的百姓山河,又有对年轻小将冒死相救的这一桩佳话,可以说深受百姓的敬爱与拥护,便有那人脉广泛且真心仰慕他的富商,在盛京城外为他建了一座将军庙,庙里塑了一尊将军像,将军像前设案摆贡,让他受了香火,是为生祠。

这类生祠在前朝极为广泛,都城还算好的,那各地官员就一贯爱自称是父母官,为了立碑建庙,不惜剥民财,侵公帑,伐树木无算,又有“今代无官不建生祠,然有去任未几,而毁其像,易其主者”的说法,以至于开国皇帝在登基之处便立下限制,“诸在官长吏实无政迹辄立碑者,徒一年”。

因种种类似这样的限制,到了晋朝五十年间,一般情况下建造将军庙学士庙什么的,都是后人为着纪念先辈,或天家给其的尊荣脸面,鲜少有人活着的时候就建庙立碑。

那富商是秦老爷的狂热粉,他自发建这座将军庙,是觉得以秦老爷的战功配得上立生祠,任谁也挑不出他的毛病。

可那些谏官哪是一般人,他们要么是萧家党系,恨秦老爷恨的咬牙切齿,要么是败落世家,嫉妒秦老爷“穷人乍富”,因而都卯足了劲儿想要让秦老爷栽跟头,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那将军庙一落成,他们便齐齐上书弹劾秦老爷僭越之罪。

要知道永昌帝虽然是逼宫篡位,但他打的名号是清君侧,杀了暴君,救万民于水火,谏官就问,是永昌帝功劳大还是你秦步高功劳大,永昌帝都未曾给自己立过生祠,你秦步高凭什么能立生祠,难不成你比先帝威风更大?

这罪名给扣的,都没法让人反驳,人家永昌帝确实没给自己建生祠,主要是因为贤魏之争打了十年,两边都打的弹尽粮绝了,哪还有钱大兴土木,要建个像将军庙那么小的,那他娘的还不如不盖了。

谏官们就是钻了这个空子,发狠要告他僭越。

当年永昌帝登基后,因心知自己名不正言不顺,又忌讳盛京城里的勋贵世家对他这个平凉来的大老粗抱有偏见,神经可以说极为敏感脆弱,但凡有谏官上奏谁谁谁僭越,那是轻则砍头重则凌迟,所以在永昌帝那时起,僭越就成了比肩谋逆的大罪。

他们不求秦步高死,只要他脱一层皮。

可秦家并非是刀俎下任人宰割的鱼肉,如今在朝廷也算有一席之地,有人要他死,自然有人要他活,这就闹得一发不可收拾了。

两方人对峙了整整三日,这三日里魏祈每晚都来,却对这件事绝口不提,他不提,秦欣和也不提,两个人就像平时一样,到一块就腻腻歪歪,也不做什么别的事情,并排躺下,预备要睡之前,一定要想几个名字。

小皇子的,小公主的,魏祈想了得有百十来个,有的是逗乐子信口胡说的,有的是批奏折时灵光乍现的,也有躺在她身边冥思苦想出来的。

晋朝这些年流行男孩取名取单字,像魏祈,秦铮,傅礼,如此这般,女孩取名多为两个字,也没什么特殊的含义,就是要有了妹妹好方便往下取名,比如平凉的贺家,姐妹四个,正好春夏秋冬。

这天晚上,魏祈又想到了两个名字,“皇子叫魏璘,公主就叫魏乐蓉,乐蓉,届时封号淳安,你觉得如何?”

魏祈虽然对那老嬷嬷的话不屑一顾,但心里隐隐的认定了秦欣和肚子里一定是个女孩,故而不仅想好了姓名,连封号都一并拟定,要知道,公主不似皇子,名字只是摆设而已,到了年纪,有了封地,都是习惯称其封号,所以这封号才大有说头,譬如嘉兴,她的封号便有美好兴盛之意,而名字不过是随口取的,秦欣和都不知道她到底叫什么,至于这淳安……魏祈登基二年大晋年号改为承安,这乃是天家袭字,无上的荣宠。

秦欣和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好,就说,“还行吧。”

魏祈闻言,又开始想新的,过了好一会,又道,“那长华呢,比起乐蓉又如何?”

魏乐蓉,魏长华。

淳安公主。

真是有大晋公主的气派,真是挑不出毛病的好听。

秦欣和抬眸看他,笑道,“你不知民间有种说法,讲究贱名好养活,名字取得大了反而不好,我三岁之前家里人都是胡乱叫的。”

这样的民间俗话魏祈自然听过,只从未当回事,并不认为那寻常百姓家的孩子能和他的掌上明珠相比,可叫秦欣和这么一说,他顿时觉得没必要在名字上太过费心。

“那就也像你小时候似的,先不急着取。”魏祈用指尖轻轻碰了一下她微微隆起的小腹,又很快缩回手,忍不住笑道,“但愿她能像你这样。”

秦欣和已经困了,却忍不住问道,“我哪样?”

这话有点肉麻,魏祈没好意思回答。

他希望自己的小公主能像秦欣和这样,健康,聪明,处处可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