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清穿之温僖贵妃的咸鱼日常 > 第111章 番外7

第111章 番外7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胤礽呆呆的坐着, 还是没有回过神来。

他一时间也不分清自己到底是做了个梦,还是真的在另一个时空里生活了十多年。

若真的在那边生活十多年,为何回来时还是原先的模样, 不曾老去?若只是一场梦, 那他怎会将陌生的佛经背得滚瓜烂熟?

究竟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人生实在玄妙。

忽然,外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蓁蓁被这些动静吵醒, “外头怎生这般喧哗?皇上病中可经不得惊扰。”

说罢便起身出去。

胤礽察觉到她的动作,后知后觉的跟了上去。

来人是宫中的阿哥和公主, 都是连夜骑马出宫,赶了一宿的路,神色十分疲倦。

“给皇额娘请安。”

“起来吧。你们怎么都来了?”

“是太子二哥派人叫我们赶来的。”

收到蓁蓁的眼神询问,胤礽立即出声回应,“的确是儿子通知的。”

他这才想起,自己是有过这样的吩咐,担心皇阿玛救治不过来,所以叫人回去取药的同时, 也把兄妹们都带来, 争取见到皇阿玛最后一面。

蓁蓁猜到了胤礽这样做的意图, 点点头,叫众人进去。

在孩子们的眼中,父亲是威武健硕的,强得能带他们克服所有的困难。可此时的父亲却是这般孱弱,弱得彷佛大雪天里的蜡烛,轻轻吹口气都能把他吹没了。小的几个孩子已经无声落泪, 大的几个也是红了眼圈。

“好了, 你们都退开些, 快叫张诚、白晋过来给皇上看看。”

听到蓁蓁的话, 孩子们都乖巧的退后,腾出位置让给两个传教士。

张诚和白晋细细查看一番,回禀道:“皇帝陛下的症状确实和我国王子患病症状一样。”

张诚从医箱中取出一个小药瓶,继续道:“此药叫做奎宁,正是它治好了我们的王子。自从来到贵国,我们就深受皇帝陛下款待,心中十分感激。为了报答皇帝陛下,我们愿意把此药献给皇帝陛下。”

他如此主动,反倒叫其余人心生警惕:这西洋人如此好心?谁能保证这是治病良药而不是要命的毒药?

就算是良药,只这么一点就能治好?是否会产生不良影响,落下其他病状?

一时间,没人敢去接。

之前提议让传教士来诊治的徐笙,主动询问:“两位先生,可还有多余的份量?皇上龙体贵重,我等不敢贸然用之,须得先行试药。”

张诚摇摇头,“此药十分难得,我们也只有这一帖,若是叫旁人试了,剂量不足恐会影响药效。”

这…殿内众人的神色有些沮丧,这来历不明的药片,还不让人试,谁敢用啊?

白晋似乎看出众人的顾忌,主动解释:“各位殿下,请相信我们,此举完全是出于对贵国皇帝的感激,并无恶意。这药一定能治好皇帝陛下。”

众人觉得吧,这话听着一股子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儿,越发不敢接那药了。可心头也在考量,宫内的太医都替皇阿玛诊治过,确实无药可治,而这西洋人的药是唯一可以根治此病,据他们说是。

所以,到底要不要赌一把呢?

众人的视线落在了胤礽身上。

胤礽心中亦是万分纠结挣扎。

他比谁都清楚,这个药是安全的,不会留下任何隐患。

可真的要给皇阿玛用吗?

用了,皇阿玛平安醒来,继续独掌大权,精心培养弟弟们,平衡朝堂势力……那他呢?将梦境中那阴沉压抑的生活再过一遍?

不,他不想。他只是走进了战场的尾声,便觉得寒意刺骨,更无法想象战争最激烈时,是何等的惨烈煎熬。

不给皇阿玛用?

想来没人会谴责他,他和大家都一样啊,担心传教士们在药里动手脚。只要皇阿玛归天,他就能登基,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弟弟们年幼,还在念书,从未接触过政事,根本没有和他较量的底气,大哥也没生出野心,他可以毫无障碍的接替皇权。

登基后,他会吸取梦境中的教训,决不纵容赫舍里一族结党,不会让奶父勒索包衣、欺辱兄妹,他会牢记皇阿玛的教导,勤奋处理朝政,关心民生,努力当一个好皇帝……

胤礽觉得自己当真是疯了,心里头开始期待皇阿玛就这么驾崩了,多好啊,如此一来再不会有兄弟、父子反目成仇的惨剧。

可尽管他想到了那么多的利益好处,他还是狠不下心。

在那个梦境中,皇阿玛临终前对他的愧疚遗憾,还有不舍和担忧,他始终忘不掉。那一刻,皇阿玛不再是君王,只是一个父亲,父亲离世前唯一的挂念,是担忧儿子的余生。

他除了是储君,也是儿子。

也许余生他不再是储君,但始终是阿玛的儿子。

胤礽心中拿定主意,不再犹豫,吩咐道:“拿水来。”

他要亲自给阿玛喂药,要将阿玛从黄泉路上拉回来。

喂完药后,先前的纠结全然消散,反倒升起一股担忧,担心这药是否那么灵验,能救回皇阿玛的性命。毕竟他没有亲自经历过,只是从梦境中听到往事。

况且梦境中的世界和生活的世界还是有许多不同的,譬如梦境中多出来的十多个弟弟们,譬如皇额娘的早逝……他怕这药效也产生偏差。

他提心吊胆的守了一夜,终于等到康熙身上的症状消失,太医也说开始好转,方才回去休息。

*

康熙醒来的时候,身边守着的人是蓁蓁和胤禛,一看到胤禛,立马给了他两个大巴掌。

变故来得太突然,蓁蓁来不及阻止,胤禛也来不及躲开。

也就是康熙此时身子虚弱,若是平常时候给的两巴掌,估计巴掌印能在胤禛脸上留好几天。

胤禛满心委屈和不解,但第一反应仍是跪下,“皇阿玛?儿子若是做错了什么,您只管责罚,可如今皇阿玛抱恙在身,身子虚弱,还请您爱惜身子,别跟儿子计较,待痊愈后再教导儿子。”

康熙看着他,眼底俱是厌恶。

若非老四选错了继承人,怎会带着国家走下坡路,怎会造成那样惨烈的局势?

胤禛低着头,看不到康熙的表情,可蓁蓁站在边上,却瞧得十分清楚。她心头大骇,皇上早年失去的孩子多,故而对活下来的每个孩子都疼爱,怎会突然如此憎恶胤禛?

胤禛的话说完,康熙仍是冷着脸,没有丝毫软化之色,气氛一下变得僵硬起来。

蓁蓁轻轻吐了口气,拍拍康熙的手,劝道:“四阿哥说得是,孩子有什么错,咱们之后再教,当务之急,是先将皇上的身子养好。”

康熙听到蓁蓁的声音,不禁抬头看向她,定定的看了许久。

真是许久许久没见过她,也没听过她的声音了。

他一个人飘了太久太久,实在孤苦。他拉起她的手,覆到脸上,柔柔的、热热的,叫他的灵魂重新变得温热起来。

闻着熟悉的味道,康熙又睡了过去。蓁蓁便朝胤禛挥手,示意他离开。

等康熙再度清醒时,情绪缓和了许多,不再似之前的暴躁。

当然,看到老八老九时,心中同样生出了厌恶之意,可这会儿理智逐渐恢复,能分清眼前人和梦中人,不好再迁怒。

用过药膳后,康熙开始询问这些时日的事情。此时的事情,对于他来说是百年前的事,记得并不清晰。

裕亲王是一直跟在康熙身边的,便主动将近日诸事依依回禀。

康熙慢慢听着,这段记忆渐渐变得清晰起来,与记忆一起复苏的还有感情。

听完,他笑着颔首:“这些日子辛苦二哥了,待回了京城,好生歇一阵。”

“谢皇上体恤。”

从裕亲王这里弄清如今的形势后,康熙便让胤礽回宫处理国事。他先前虽是昏迷着,但并非毫无知觉,胤礽的举动,让他十分窝心,至少如今的胤礽,还是个至纯至孝的孩子。

若他不学梦中那位,对胤礽再多几分信任和支持,兴许就不会走上父子反目的路了。

胤礽倒是没有生出什么疑惑,以为是康熙精力不济,无力处理朝政,况且他监国有两年多了,并未产生慌乱的情绪。

除了让胤礽回去处理朝政,康熙还让他把弟弟们都带回去念书。

一看到这群孩子,他就会想起梦中的折腾,实在闹心,不愿意看他们。不过他把胤禔留下了,用的是给他当护卫的理由。这孩子小时候就爱和胤礽比较,这几年倒是看开了许多,可梦中那不死不休的模样,让他心生警惕,他决定亲自监看胤禔。

在孩子们离开之前,康熙单独召见了一次胤禛,为那日打他的事情,委婉的赔了不是。

到底是两个时空,不该迁怒的。

孩子们离开后,康熙就在行宫里疗养,蓁蓁也留在这边陪着他。

蓁蓁心里头觉得康熙跟之前有些不一样了,似乎多了几分沧桑感?对她是比从前更黏糊,可待旁人,好似冷淡了许多。要怎么形容呢?从前的皇上像是努力发光发热的太阳,而眼下的皇上,却好似高悬的月亮,收敛了周身的光芒,变得柔和起来,但不经意间,她会在身上感受到一股清冷孤寂的哀伤,让她情不自禁的上前抱住他。

就好比现在,皇上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谁都不让靠近,也不知晓干什么。

在干什么呢?在反省。

康熙醒来后,梦中的那些记忆就开始变得模糊起来,他记得自己当时的疼痛和忧愤,却不大记得是具体为了什么事。这可不行,他当初不愿意看,但仍坚持看,遭受着视觉和心灵的双重煎熬,岂能就这么随意的忘了?那不是白遭罪?

所以,他把孩子们都赶回宫里,自己则是留下来,静心回忆梦中诸事,一一记录下来,再逐一分析,看看到底是从哪里开始出现差错,根本原因是什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