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 第114章 麦收

第114章 麦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种子入地以后陈延焦虑了一段时间。

虽然他心里知道, 只要北方没有大灾,种子应当是能发芽的,但……前途命运皆系于此, 总归会有点紧张嘛。

还好,在春季的末尾, 小嫩苗们都长了出来, 因为起先就规划好了密度, 生长出的麦苗看着十分齐整,在田地里浅浅的一层,十分惹人喜爱。

苗出来了, 便要记录, 记录可废了陈延的大功夫,庄子这边识字、对数字敏感的人不多,好在二树是个可造之材, 学得快, 心也细, 免了陈延许多麻烦。

待在地里的时间多了, 陈延先前的锦袍逐渐下架, 他的包袱、柜子慢慢被纯棉的短打占领。作为一名爱看闲书,涉猎较广的学生, 陈延的脑子里模模糊糊有点麦种的种植技巧,如何施肥,但文字是抽象的,田是具象的……

所以,他还得试, 陈延在春末到夏初这段时间选取了大约四个施肥点, 让庄子里佃户依次为麦田施肥。

臭气熏天, 且麦非青菜,没有鲜见成效,庄内逐渐有了不同的声音,毕竟,挑担施肥,真的有点累。

得用桶把肥从远处运来,能在庄子里运的还好,若是不幸被分配去外面那个堆肥点,得担着粪走长长一段路,身上、手上,甚至是脑壳里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溢满这种难闻的臭味。

大家都是皇庄里的体面人,何曾,何曾干过这种事。

陈延对此表示理解,有不同的声音是正常的,干脏活累活发发牢骚也正常。

但陈延没有想到,自己的‘宽容’,会纵人野蛮生长,阳奉阴违。

-

吴二狗一家也有些恼火。

无它,施这个粪,真滴是太臭了,先前挖了几个坑坑在庄子边上,风一吹,臭味能飘到整个庄子里。

那会儿好赖还离得远,现在得人提桶去挑……

吴二狗和儿子吴大壮每天都得换衣裳,不仅如此,挑粪用过的木桶也是一个大杀器,庄子里的管事是不允许大家在村边的河内洗桶的,因为河里有鱼、夏日还有荷花景,他怕洗桶的人多了把河洗臭。

大部分得在家边洗,虽然也不是很麻烦的事,但总归容易叫人不舒服。

特别是,这种叫人不舒服的事儿还有区别对待,为何有人能在庄里挑,有些得去庄外挑!

不平,则易生事端。

别看吴二狗每天在家里骂陈延骂得欢畅,但在宗族聚集,外头有人的情况下,他一般怂得很,半点不说陈延的坏话,只傻呵呵的笑,然后心里腹诽——

‘长得好看有什么用?男子要最不要好看!’

‘慈和有啥用,咱这是农庄!得种地!’

因为陈延待人温和,虽然做的事奇奇怪怪,但给庄上带来了牛和犁,偶尔在农忙时间还会来点汤汤水水,给大家发点小补助,所以他在吴家佃户里的名声向来是不错的。

直到这次挑粪施肥后,二狗子发现有聚集地有些人在发牢骚了,明里暗里指责陈大人不会主事,弄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声音还不小,把他吓到了!

……这群人到底知不知道陈大人是个官,这么多人,佃户说官员不好,不要命啦?他学着婆娘的谨慎劝了同族几句,但对方并不把这当一回事,且直言:就我们这几个人,你不说我不说,难不成那陈大人会知道?

“……”

吴二狗对自己的族友的傻子发言表示十分不屑,并在被窝内和婆娘碎碎念,“外面啊!外面都是人!”

“都是看不起自己几斤几两的人,你少和那些人掺和在一起!多想想你孙子孙女!”

这话糙理不糙,二狗子感觉近来不太平,就不怎么出去了,然后偶尔出去一次,发现族里的人一个比一个大胆。

先前只是说一说,在发现说一说没有惩罚之后,直接进展到做一做了。

那洋洋自得的样子看着很是碍眼,说什么:我家去外边挑担,人家在庄里,那我们家就得挑的少一些才对!

又说什么反正读书人看不出来,少一瓢粪而已,难不成陈大人还会扒在根苗上一点一点数?

谁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大胆。是……无知者无畏?还是因为有个儿子在管事手底下干活,所以这么嚣张?

二狗子不懂这么多东西,但二狗子觉得,这样不行。

他为什么万分抗拒,还是照着陈延说的去做?因为照着别人说的做,做错了,那是别人的错,自己乱做,那所有的后果,就要自己承担了。

这风气不对,二狗子惴惴了两天,管事忽然敲锣,把所有佃户都集中在了一起,说是有重要的事要宣布。

二狗子一家青壮都去了,然后,二狗就发现,上次在家门口碎嘴子,说自己要少挑点粪的人,被绑了手、一家子都站在搭起来的台子上。然后旁边,全都是穿着甲胄、腰间别着刀的侍卫。

这种阵势,吴家庄的人极少见,所以,场下窸窸窣窣的声音逐渐消失,很快,那个一直被大家说着‘温和’的陈大人走上了台,语气十分肃然念着:某某组某区某佃户,未按照标准施肥。

应施肥多少多少,实际施肥多少多少,差额多少,差时间多少。

都是很精细的数字,越是惊细,越让人害怕,让台下的佃户身上都冒出了冷汗,这……是不是有人监视家里?不然,他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陈延没有在台上和众多农户强调数据、听指令对于对照试验来说多么重要,也没有倡议、妄图告诉大家,他们在做的是功在千秋的事。

他本来想安安静静,同这些‘淳朴’的村民携手……

但不一样的苗头出现了,他是准备把这次试验当蓝本的,需要精确的时间、精确的数据,以便将来复原种植的过程,所以这次发现准备的农家肥剩得不对数目后,他决定敲山震虎,“所有未按令行事的佃户,犯一次,今年便只能分到田收的两成,犯两次,即刻驱出庄子。”

场下哗然,被绑着手的人也瞪大眼睛挣了起来,这样的惩罚对于佃户来说,不可谓不重……

剩两成,只够全家紧巴巴嚼用,一天估计只够吃一顿饭,家里人多的,恐怕还要添银子。至于被赶出去,他们在京城无产,若是举家被赶出去,怕是只能卖身为奴,饿死街头了。

吴二狗立刻吓得一哆嗦。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没敢再启动陈大人吐槽会。

重典会让庄里的氛围变差,但众人的纪律的确好了很多,极少有人再啰里啰嗦了,规划好的农家肥基本也能全部用掉,天气亦逐渐转热,麦苗越长越高,陈延每日都要巡视庄里,记录麦子的情况。

太阳大,又没有防晒措施,陈延很快便被晒黑了,五月份,陛下传召,让他去宫内‘述职’,不过那时候田里的麦苗还看不出收成,陈延只道:草苗比往年更茂盛。

天子因此而喜良久,陈延回京郊后更不敢令麦苗出半点差错,愈发上心。

一般种麦到这个阶段,极少需要再追肥了,只需要控制土壤的湿度,小心浇水,等待它秋季结穗即可。

然而,事情总是朝着未知的方向发展。

六月,庄子内的质疑声真正消退。

此番,不是因为重典、压力,而是因为,六月的麦苗已盛,经验老道的农人,例如吴二狗,已经能从翠绿的麦苗里看出今年的丰产了。

那样笔直的麦苗,那样茂密精神的麦苗——

吴二狗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就这样普普通通种地!他也打听过,他们家分到的这块地,之前也没做过什么惊喜的烧灰,就是一直普普通通种着的地,种子也是惯常用的集中,怎的!

他不禁在家里喃喃,“那人肥竟然真的这么厉害吗?”

因为一天到晚说shi说粪很影响食欲,所以在时间的演变里,庄子里的人逐渐称呼沤的肥为人肥。

二狗婆娘应声:“对,就是那么厉害,你看大家的田……都种得比去年好,我看今年,会是大丰收。”

“……”二狗懵了。读过书的人,就连种地都比别人厉害吗?

“当家的,你说今年田能有多少收成?”天子慷慨,庄内田收与佃户一直都是五五分成,太监管事也平和,并不使用‘滥斗’,是以,若是今年大丰收,自家估计能多许多存粮。

老农人二狗想着田间地头的麦苗,不确定推测了一下,“也许能有两石半?”一般他精心伺候的田,每年的收成就接近二石。

听二狗子这么一说,他的婆娘瞬间就高兴了起来。

种地人嘛,就是这么朴实,地收好,来年一整年满满都是盼头。

-

京郊的地收成好像很不错,这话像是一阵风,迅速传入了京城内。

距离秋季越来越近,朝堂上的人总算多分了些目光给了陈延这个开年笑谈。

天子一派是夸,世家一派则是疑。

“他真有这么厉害?”

“派了些人去看,应该是真的,麦苗长得的确不错。”

“那岂非真要种出许多粮食来?”

“这可是大功劳……法子难不难?”

“听说是有记录的,法子不难。”

悦耳的声音、飘扬的广袖、琴声与熏香里,“早知简易,当初便该争一争。”

“哪里要只记当初,如今麦苗不是还没长出来……”

……

此事迅速传入蒋相耳中,蒋相还没听完,立刻端茶送客,“推粮一世利在千秋,早一年,便多种一年,风调雨顺之间,粮食能养活多少百姓?”

且这些人都是门外汉,把正主挤出去研究这个?蒋相绝不同意,“我们还是着眼于明年科举。”

老古板有老古板的坚持。

宫内天子闻此言,忍不住笑了起来。

看来观人不单观一面,有些人也不是老糊涂。

然,就在一切风平浪静,静待秋收之际,京郊农庄里的麦苗,忽然大范围犯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