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 第132章 空山塌

第132章 空山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 目眩,头晕是老陈头的第一感觉。

在适应了这种热度之后,他又感觉到冷, 无尽的冰凉侵袭了他,周遭很吵,额头很疼,耳畔有若有若无的哭声、交谈声。

他有些急躁,想要睁开眼睛, 但不知是受了什么桎梏, 一切都在一片黑暗之中, 他无力挣扎。

许久许久,他在黑暗里沉浸了太久, 才在恍然之间,想起发生了什么。

正月初四,网鱼, 一时摇晃他踩到湿软的泥土, 而后是大量的水灌入喉间, 一片冰凉……他这是要死了吗?

说实话,老陈头对于自己时日无多,早有预料。

年老之人, 对自己的身体实在太过了解, 他的咳嗽、精力不足,都在告诉他,也许在将来的某日冬日, 他会毙于一场风寒之中。

他怕, 怕离开这样美好的日子, 但也不怕, 毕竟,他拥有过这样美好的日子。

他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病亡、甚至暗暗觉得,若能再坚持一年,到七十古稀之年,都能算是喜丧。

但他决不能接受,自己就这样没命了。

过往亲人、儿子、老妻的身影在眼前逐渐清晰,但濒死之际,更清晰的是孙儿说,那就吃网的鱼吧,是孙儿说,祖父你小心些,别吹了风受了寒。

一次网鱼,牵涉两个孙儿,他一旦因此事而去,岂不是同时把他们两个架在火上烤?一想到这个,老陈头就觉得自己五内俱焚。

他真是老不死了!吃什么鱼啊!

决不能这样!

痛苦依旧,但一股强烈的求生欲,忽然席卷了这个小老头。

-

坏消息出现了。

一家子轮着守夜,陈延让茵茵先回去休息,自己在爷爷的房间内踱步,他心有些烦乱。

少顷,床上的人忽然开始说胡话,叫着他和陈安的名字,陈延以为是爷爷醒了,立刻奔到他的床头。

但床上的人依旧闭着眼睛,更可怕的是,祖父的脸红了起来,他伸手一摸,立刻去隔壁房间,把还在守着的张大夫叫了过来。

替病人守夜,张大夫也是老把式了,很快拿出药箱,先诊脉,再到处摸了摸,摇摇头:“陈公子,令祖父这是发热了……大凶之兆。”

他先配了一贴药,令陈延化水去煎,又叫人送来一瓶烈酒,小心为老陈头擦身。

夜班,陈家小院灯火通明,所有人都守着,喂药的时候,陈延看爷爷能自主吞咽,脑内浮出了一些希冀,但这样强烈的求生欲,仍不能扭转此刻的局面。

老陈头依旧一路恶化。

一座空山倒塌,需要多久?

至隔日,祖父依旧没有清醒。

只有断断续续几个不清的字眼,偶尔张开眼睛,但目光无神。张大夫见此情形,神色愈发肃然。

所有人都猜到,这并非好消息。

正月初五,这原本是阖家团聚,欢送陈延宴席的日子,家里早早备了酒菜,买来的活鸭在院边的笼子里嘎嘎叫着。

厨房内,绿油油的青菜好像也打了蔫,明明人还没有少,但这座宅子,好像已经提前罩上了一层冰冷的阴云。

老陈头不醒,吃不进东西,但老人家不吃东西是不行的,家里喂了一些稀米粥,陈延小心翼翼擦去爷爷唇角的粥渍。

张大夫在一遍观察,开了一道新的药方,又言:“陈公子,家中要有些准备了……陈老爷子这样,这遭过去,怕是接下来也会行动困难,精神大不如前了。”

行动困难。

爷爷是个是个不出去溜达就会浑身难受的小老头,像是一朵急速枯萎的花,落下这个病根——

他不知道爷爷能不能接受,但本能的,陈延还是不希望这个慈爱、牢牢把控着陈家舵头的长者离开自己。

“张大夫,爷爷这样到底什么时候能醒呢?”

“在下亦不敢妄言。”张大夫估算了一下,“若能自主进食,醒不过来大概是落水后撞了所致的晕眩,明日或后日将将能醒。”

明日后日。

自己怕是要赶不上户部上值了,陈延思索了片刻,如此时刻,他觉不可能离开。

同大夫说了几句话,叫爹和大伯进来后,陈延去了书房。

他要写一封快信回京城,让岳父帮自己上呈一下,请一段时间的假。

笔走龙蛇,在写至请假原因之时,陈延顿笔,胸有文墨,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形容。写轻了,这假批不下来,重了——

何以用到生死难料,他不喜这个词。

爷爷愈发苍白枯瘦的脸映入脑海之中。

信纸上落了一个湿点,陈延握紧笔,如实写了下去,不长的信,像是耗费了他所有力气。

此刻,肩上忽然落下了一只温热的手。

“相公。”妻子轻柔的声音映入耳畔,陈延偏头,一碗稠粥放在了桌上,“一天没合眼,也没吃什么东西,多少吃点吧。不然到时候爷爷醒了,你该倒下了。”

“茵茵……”

“吃点吧。”姜茵茵说:“我听爹娘说,爷爷最看重的就是你和堂兄,他醒着,最不愿看见的就是你不爱惜自己。”

陈延红着眼端起了碗,茵茵松了口气,“是准备延迟回京吗?信什么时候拿去驿站?”

“待会儿就送过去吧。”

急匆匆出门,把信送去驿站,和茵茵回来之后,又是不好的消息,就刚刚短短半个时辰的时间,爷爷吐了。

把早上喝的米粥,凌晨喝的药,尽数吐了出来,在呕吐的过程中,他好像恢复了一点神智,但很快又陷入了昏迷之中。

……

正月初六。

第三天了,这对一个身体有亏空的老人来说,几乎已经成了一种极限。

老陈头脸上的肉已极快的速度掉了下去,陈阿婆每天摸着他的手,和他说话,家里隔一会儿就灌点温热的米汤下去。

但他还是会吐。

新年的气息在这个家里,已经散尽了。

张大夫在此刻,也下了最后通牒。

他让陈延把家里主事的人全部叫到了房间内,作为一名专攻老人病的大夫,他已经见过了许多这样的场景,但每一次,他都忍不住惋惜。

这就是人命啊,薄薄的一张纸。

“众位,三日了,老太爷的身子已经到了极限了。”就算是小孩儿,光喂米汤也不行啊,“老太爷今日的脉息已经越来越弱了,这样下去,最多撑到明日。”

这一段前言,已经让陈延意识到,这是最后的通牒了。

他的心高高扬起,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就这样了。

“老太爷这一遭也是意外,我观之他生欲极强,恐怕也是有事想同亲人交代,我之一脉素有一种针法,可短时间内令人精神焕发……”直观一点来说,就是在非极端情况下,能令老人家回光返照。

有的人需要,有的人不需要,张大夫环视四周,问:“众位可需要?”

鸦雀无声。

一点哭腔,奶奶的声音颤巍巍的,“大夫,没有别的法子了?”

张大夫摇摇头,“已是天人无力了。”

“用吧。”她知道,老头子有些话要是不说,死也难瞑目的。

长长的布卷里,银色的长针熠熠生光。

“大约要等两个时辰,众位准备准备吧。”

-

老陈头徜徉在一片黑色之中。

他不知道一切为何这么难,但长长久久的挣扎过后,他终究是睁开了眼睛。

浑身很重,嘴里很干,有一股酸味,转头看看,噢,好像还是自己的房间,他想起身,但还没起来,一只手伸了出来。

老陈头终于坐了起来,他看见了扶自己起来的是自己的孙儿。

他松了口气,活着,还活着,刚想同康哥儿说自己渴了,让他去倒水,缓缓转头,就发现一家子人全站在自己的房间里。

老妻、儿子儿媳、孙子孙媳,孙女、孙女婿,甚至还有几个不明就里的小孩子,也全部来了。

他们好像在哭,但自己好像听不太清那些声音。

什么也没有发生,但他好像突然懂了什么。

自己似乎并没有好。

他一把钳住了陈延的手,浑浊的眼睛紧紧盯着他,“康哥儿,爷爷还有多久?”

陈延酸涩至极,但此刻,时间宝贵,“大夫说,有两个多时辰……”

若是好,便是今日下午的两个时辰。

若是不好——

抓住孙儿的手瞬间缩紧。

两个时辰?

老陈头从来没有安排过这么紧凑的时间。

他没有想过这一切来的这么快,但还好,也是想过的,所以很多遗言遗训,不难组织。

他把屋子里大片大片的人分了个批次,轮番叫人进来,回忆往昔一小段,敲打警告一小段,鼓励重孙们好好读书,又是一小段。

儿子儿媳们都大了,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跟老大细细说着要约束族人,不能拿着鸡毛当令箭,影响康哥儿和壮哥儿的前途。

“如果以后还有你三弟那样的人……”老陈头眼睛凹陷下去,凶得很,“要和我一样。”逐出门去。

“我死后,老大,你带着我回川安去,带我回祖坟去……不许你小弟来祭拜,不要你娘回去,听到没有?”

时间紧迫,听没听到也就这样了,老陈头不想和他多说,又把老二一家叫了进来,老二一家哪里都好,就是要叮嘱他们,不要摆谱。

好好守着本心,过自己的日子,怎么也差不了。

然后便是老妻,面对媳妇,老陈头有一箩筐的话,又不知道怎么讲,“老婆子啊,我先下去了,你身子骨硬朗,在上面好好过日子,别难受,儿子儿媳都是孝顺人。”

“叫翠花每日陪你出门走走,我这回去乡下,你就别跟着去啦。”他枯瘦的手握住媳妇,天这样冷,一阵奔波,老婆子也撑不住啊。

“当家的……”陈奶奶的眼里蓄满了泪。

他摇头,“别哭,别哭,是好日子,你答应我,这回不跟我去川安。”

人死,怎能不送最后一程,她张开嘴,怎么也说不出这句话。

“老婆子,年轻的时候跟着我吃了太多苦,你也想想孩子们,没了我再没了你……吃不消啊。”

时至此时,老陈头也说不出什么动听的话,只握着老婆子的手,许久没有放开。

最末,已有些累了,他把陈延、陈安两夫妻都叫了进来。

盼望了一下他们夫妻和顺后,他请两位孙媳出去坐会儿,又叫陈延和陈安走到了床边。

孙儿已经很高了,他要支起身子,要两个人低下头,才能摸到他们的耳朵。

小时候,他爱揪两人的耳朵。

回忆了一会儿,老陈头的第一句话,就是认错,“都怪爷爷,失算了啊。”

“不该没听康哥儿的话,直接在路边买条鱼就算了。也不该没听壮哥儿的话,在河边看着,你来网就好。”

“弄得这样不小心,把正月里弄成了这样,康哥儿回京也耽搁了、壮哥儿的私塾也耽搁了。真是罪过。”

他责备自己,陈延和陈安自然忙说:“爷爷,这和你没关系,是……”

是什么?

“是我不该说吃鱼的。”陈延:“我不喜欢吃鱼。”虽然这不应该,但是陈延确实会想,如果那天只说了,自己不爱吃鱼就好了。

如果自己没有回来,没有什么别宴,就好了。

“也怪我,是我没有看好你。”陈安更痛苦,爷爷是在他面前栽下去的,他怎么能,怎么会——

如果自己能仔细一点,如果自己更强硬一点,爷爷就不会掉进水里了。

二人这是钻了牛角点啊,老陈头心下送了口气,还好,自己还有口气能说话。

“你们胡说,别揽了,都是爷爷的错。”

老陈头说是自己的错,陈安和陈延则说,是自己的错,错错错,都在争错。

争着争着,老陈头咳嗽了一声,霎时寂静。

他笑了,沟壑纵横的脸上闪着一抹慈爱的笑,他握住了两个人的手,冰冷的手,“爷爷最怕的就是醒不过来,你们在想这个。”

“我们谁也没错。”老陈头说:“我网过太多次鱼,一次都没错,所以以为这次也不会错。”

“你们也一样,爷爷要走了,我早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们……”

“爷爷的事,和你们都没关系,今后我也会在地下看着你们,我们老陈家的根、老陈家的荣耀。”

“我不希望任何人阻拦你们往前的路,就像是这几日的这条鱼,若你们放不下,那阻拦你们的人就成了我,有这样的事,爷爷……”

他吸了一口气。

看上去十分难说,陈延和陈安立刻应声,说已经把这件事放下了。

老陈头又问陈安:“那日网来的鱼,可带回了家?”

谁还记得那东西,陈安摇头。

老陈头道:“那你二人在爷爷走后,就去河边再网一次鱼吧,爷爷最想看见、最高兴的,就是你二人能和之前一样,开开心心把鱼吃了。”

他不知道在此之后,孙儿能不能解开心结。

但——

一切都到这里了,就只能这样了。

他相信可以的。

他们都是极聪慧的孩子,能想明白的。

最想说的事说完了,老陈头的目光有些涣散,他朝着窗户看了一眼外边的天,还是雪,还是冷啊。

支着身子,他叫二人把外间的人全部叫进来。

乌泱乌泱的一群人走了进来,有高有矮,有男有女,最后,老陈头的目光还是落在了老妻身上。

他挣扎着向老妻伸出手,陈阿婆立刻坐到了床边,坐到了陈延和陈安的中间。

也许是一瞬,也许是很久。

他终于脱去了所有的力气,像是一棵年老的树,轻轻地倒在了另一棵树的怀里。

尔后,便是一片哭声。

这是第一次,陈延第一次直面血亲的逝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