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穿回原始社会搞基建 > 封地与建城

封地与建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月城离大泽的确很近,如果能够用政治联姻的方式干涉月邑的内政,从而使月城成为陶城同化大河流域的重要据点,那就太好了。

陶夏原本不是没考虑过这个方案,但是政治联姻基本没有幸福的,讲到底还是利益捆绑。

现在月杏的态度,反倒让这件事变得好办了,的确要省了很多力气。

陶冬和月杏被泽带入大泽之后,陶夏一行人便返回了陶城。

那些交易的物品早就被运回了陶城,陶城和大河流域的贸易逐步展开。

回到陶城的时候,天气渐冷,已经快要冬至了。

很多族人迎出城邑很远,前来迎接陶夏一行人。

陶夏看到这些熟悉的亲人朋友,眼角不免也有些湿润,心中有些感慨,这些亲族是真心想念自己、尊重自己的吧。

回到城邑之后,陶夏先跟议事会成员、事务官们汇报了此次漫长远行的成果,例如参加了大河流域的祭祀,使三城获得同一个先祖的身份认同,和所有大河流域的城邑签订了互贸协议等等。

也正是因为这些功绩,陶夏的积分增加到了七千分,对此她心里颇为满意,原来设想的在六十岁之前回到现代社会,说不定在几年内就能实现了。

冬至这天,是陶城的新年。

天黑之后,孩子们从大人那里领到了为数不多的鞭炮,那是他们期盼了一整年的好玩意儿。

男人女人们一边做饭一边聊天,细数着过去这一年的又收获了多少麦子,自家奴隶又惹了些什么烦心事儿。

陶夏身边围了一茬又一茬的人来说事情、拉家常,直到深夜才消停下来。

最后来找陶夏的是陶秋。

“哎,姐,你可算是回来了,我都快要累死了。三城之间,各城周边,几十个小部族村落,想要依附于我们,我估算了一下,得有大几千上万人。”

“你回来之前,就有几个小部族因为听说了陶城的事,从很远的山里走来说要依附我们,守我们的规矩。我看一眼就知道,这些人哪里是真心诚服我们,还不是因为这个秋天山货收的少,怕过不了冬,伸手要吃的了。”

“本来我只管陶城和三城交易的事情,如今却要管这三城之间、各城周边几十个小部族村落的事,每天熬到眼睛疼,实在是熬不住了。”

陶夏听了心疼地掰过陶秋的小脸:“眼睛是红红的,可怜的呢。”

陶秋一听姐姐能够感同身受,眼泪便涌了上来,但是又很开心姐姐心疼自己,擦擦眼泪,吸了吸鼻子,说道:“姐,你说要不要将那些小部族的人都迁到咱们陶城附近?或者再找块地,建个新城?这样至少也好管一些。”

陶夏听了想了片刻:“全都迁来,我也管不来。建个新城,劳心费力,我也不想烦。”

“那怎么办?”陶秋立刻急了起来,她满以为姐姐能给她一个解决方案,或者至少启发她想出个解决方案,没想到竟也是两手一摊?

陶夏恶作剧般扯了扯她的小辫子,笑道:“瞧你急得,既然咱们不想管、不想烦,那就让别人管、让别人烦去!将来地方越来越大,事必躬亲迟早要把咱们累死。”

“姐姐,你又想到什么好办法了?”

“办法么有一个,你帮我一起参谋参谋,看看亲族们能不能接受,不过你先别透露出去。”

陶夏悄声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陶秋。

几天后,一个消息在陶城内传播开来,说是城邑准备评定下这几年众人的功勋过错。

冬日农闲,很多人都歇在城中,虽然不清楚陶夏一回来要搞些什么,但是分东西总没有人会拒绝的。

几天后是个大晴天,冬日暖阳照得人心里、身上都舒坦的很。

如今家庭制度已经初步成型,每家派了个代表聚在议事厅中,等着陶夏开嗓议事。

陶夏先是追忆了一下这几年部族、城邑的发展,又说了发明改进技术、辛劳建城、战场拼杀等方面立下功勋的事迹,最后说了说哪些人在城邑内、矿山、盐场中分管一块事务做的出色。

众人纷纷点头,认可她的公允。

“这些人的功勋很大,城邑是大家一起建起来的,敌人是大家一起打败的,但是没有我说的这些人,城邑建的要慢些,打仗固然会胜,但也要死很多的人,大家说对吧?”

“对。”众人答道。

“但如今大家都分了家,很多人只守着自己的小家,已经忘了还有城邑这个大家。”说到这里的时候,陶夏故意跳过了部族,从家庭直接跨到了城邑。

有些人脸皮薄,对号入座之后带入了自己,羞愧地低下头。

本来以为这些人要被清算了,没想到陶夏话锋一转:“不过这些事没有触犯城邑的法度,也不必非要苛责。但是那些为城邑做了更多事情、做出更多贡献的人,是不是应该受到奖励!”

“是!”众人齐声高喊。

“我本想着分些土地奴隶,可城邑公产的土地和奴隶已经不算太多,还要管着城中一些公共用度和孤寡老少的吃用。”

众人明白,城邑公产是所有城里人的福利和保障,是不能动用和私分的。

“大家也都知道,三城周边都有些没有依附我们的小部族和小村落,这些村落跟曾今的我们是一样的,有的还住在山洞里,有些住在树上,只会采集和打猎。我想将这些村落作为那些立下功勋之人的奖励,大家觉得如何?”

议事厅中瞬间安静下来,这算哪门子的奖励?

那些村落里除了人的劳动力和动物皮毛有点价值之外,橡子和草籽是城里人再也不想碰的食物。

有几个身材魁梧的年轻人,壮起胆子,撸起袖子起哄问道:“这算是奖励?前些天几个村落挨不过冬天,跑到城邑中求陶秋讨口粮食吃,陶秋用自己私粮把他们打发走了,我们可都是知道的。”

“就是,都是累赘。算什么奖励?”

“倒不如,别讲究什么脸面了,把这些人抓起来直接做奴隶。”

“对,做奴隶!干活!”

陶夏见这些男人秀肌肉放狠话,心里有些鄙夷,面上仍挂着笑容:“我从华城、月城换来牛,大家都用起来吧?”

“用起来了,好用的很,力气大的堪比十个壮汉。”

陶夏点头道:“嗯,大家知道牛好用就好。回到刚刚的话题,有人说那些人不如抓来做奴隶,我估摸着很多人就是这么想的吧?你们是不是觉得那些村落不是奖赏,抓来当奴隶才是奖赏。不过我问问你们,二十个奴隶在地里干上一年,可比得过一人一牛耕种一年?”

几个沉稳的族人心中盘算一会儿,才道:“应该差不多吧。”

陶夏摆摆手,摇头道:“想差远了!二十个奴隶有二十张嘴,一人一年怎么也要五六百斤的粟米麦豆,二十个人便是万余斤,还不是从他们种的地里出?牛吃的是什么?是草,漫山遍野都是,不用特意种植。”

众人面面相觑。

“还有咱们城里各家的奴隶数量已经不少,如果再将周边的村落抓来,这些集中在一起使用的奴隶就是一颗炸雷,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爆炸,到时候炸伤的还是咱们自己人。有些人家里是不是已经发生过类似的暴力反抗了?”

那些压榨奴隶太狠的家族听到陶夏忽然点到自己,面上僵住,不再低声议论了。

陶夏继续说道:“这些村落作为有功勋之人的封地,封地之中你们可以自行建设,自行征税,三年之内,城邑可以给你们提供农具、种子之类,三年之后还给城邑。三年时间,纵然比不上城邑,可也有几百农人万亩田地,难不成还不比抓来当奴隶还要合算?”

“有些人总以为我未卜先知,其实不是。我只是眼光长远一些,能看得到几年、几十年之后的事情。同样的,你们的眼光也要看得长远一些。奴隶会死,可是土地却是万年不死的啊。你们不要只想着你们自己,也要替自己的儿女子孙多想一些啊?”

这时,议事厅内的一些聪明人已经反应过来了:“陶夏,你的意思是这些村落可以作为我们的封地传给儿女子孙?”

有人咽了下口水补充道:“世世代代,永永远远?”

“对!但是只有一样,若是你们犯了诸如背叛、杀人之类的大错,那可是要收回的。”陶夏严厉地说道。

厅内众人不禁摩拳擦掌起来:“我那没本事的儿子,以后有活路了。”

“我女儿那么能干,一定能把封地传下去。”

“陶夏这个主意好,我们吃点苦,给儿女们多攒下些。我们总是要死的,可是血脉却可以留在人世代代不绝。”

众人心中皆有计算,对于陶夏说的收回封地的事也没有反对,这种事理应如此。只要管住自己和家人别犯错,旁人犯了错,被收回的封地说不定自己和后代还有机会能再多分到些。

陶夏说了半天也累了,坐下来喝口水,顺便让子弹飞一会儿。

忽然有人高声问道:“我家里那么多孩子,传给谁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