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演义那些人和事 > 第9章 千里草,十日卜,不得生

第9章 千里草,十日卜,不得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作三公。

所以啊,能力小的人不能担当大任。

何进就像一个没有驾驶技术也不懂交通规则的司机,开着大汉这辆巨大无比,乘客众多的公交车上路了。

结果是车毁人亡,而且还给大汉留下了巨大的后遗症。其中他有一个决定,那就是下令外地军队进京杀宦官。

董卓就是应何进的命令而带兵入京的。

洛阳何辜?又要迎来一场血雨腥风。

这次搅动血雨腥风的人叫董卓。

这个董卓是凉州陇西临洮人,他的家乡大概就是今天甘肃岷县。

凉州陇西是胡人汉人杂居之地,所以这个董卓有胡人的作风。

第一,董卓家庭富裕,是当地豪强。董卓兄弟众多,董卓家里排行老二,应该叫董二。

第二,这家伙生性野蛮彪悍。据说他曾经捡到过一把刀,这刀四面隐起山云纹,砍玉就像切豆腐,十分锋利。董卓一直把这把刀带在身边。后来他问大学问家蔡邕这刀有什么来历。蔡邕说这是项羽的佩刀,于是董卓常以霸王自居。

史书上说他力大无穷,马上功夫了得,可以左右开弓,百发百中。

第三,他为人粗犷仗义。

据说他在在社会上结交了许多朋友,每一次有朋友来访,他都要杀一头牛招待朋友。以至于他家的牛都被他杀完了。牛在那个时候是非常宝贵的生产资料和家庭重要财富。董卓杀牛招待朋友,相当于现在卖房子请朋友吃饭。朋友们都被董老二的豪爽侠义所感动,有一次,社会上的朋友一次就给董卓赶了了几千头牲畜,以报答他杀牛招待朋友的侠义。

几千头牲畜,那可是好大一笔财富,放在现在也妥妥的百万千万财富。

乱世不要钱,要人。有了人,就有了刀枪,有了刀枪,什么财富,谁的财富都可以是你的。

第四,董卓不仅仅有蛮力,智商也在线。行军打仗,神出鬼没,很有一套。他家乡的羌人素来以彪悍好战著称。但是董卓总是把他们打得满地找牙。以至于许多羌人部落不得已只好花重金结交董卓,与他结盟或者交朋友。要是不小心得罪这个董二,晚上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就这样,董卓在家乡的势力是越来越大。后来当地羌人叛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了董卓。董卓不负众望,在镇压羌人的斗争中脱颖而出。从此董卓一发不可收拾,势力控制了整个陇西,官至西凉刺史,成为手握二十多万兵马的地方豪强。

然而,中平六年,何进的一纸密令,把董卓从遥远的西北边陲调到了中原大地,也把他拉到了东汉权力的中心。

董卓接到何进的密令,大喜过望,立即安排他的女婿牛辅留守陕西,他自己带着他手下的四员心腹悍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领兵星野赶往京城。

这董卓也知道自己就这样进京,名不正言不顺,于是出发的时候给朝廷上了一表。主要是想说明自己领兵入京,那是为国为民,主要是来杀宦官。是效法古人“清君侧”的阳谋。

何进接到董卓的上表的时候,他正在召集郑泰和卢植开会。

何进把董卓的上表拿给郑泰看。郑泰说:董老二这个人啊,应该靠不住。调他入京,恐怕是引狼入室啊!

何进说:干大事者,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郑御史这样一副任何人都不相信的做派,看来不是干大事的人啊。

卢植也表达了不同的意见:

我对董卓还是比较了解的。这个人面善心恶,狼子野心。他一旦进入京城,必成朝廷祸患。最好大将军马上下令,让他领兵回陇西,不准踏入京城半步,免得到时不可收拾。

何进还是不听。还派人去渑池迎接董卓。董卓在渑池驻军,按兵不动。

郑泰和卢植见何进一意孤行,眼看朝廷祸害日进,失望之下,二人都上表辞去官职。跟随二人一起辞职的人占了朝廷官员的一大半。

然而,董卓还没有进京,朝廷就出了大乱子。大将军何进被杀了。十常侍杀的被杀,逃的逃,少帝也不知所踪,京城乱成一锅粥。

董卓得到京城消息,再也坐不住了。他急忙率军,一路急行,往京城而去。

走不几里,部队正在北邙附近,对面来了一小队人马。人马里一个英武精神的军人骑马出来拦住董卓的军队。

董卓骑在马上,审视着眼前的年轻人:谁人当我大军?

年轻人答到:中军校尉袁绍。

董卓:何故拦我大军?

袁绍:我等护送天子回京。

董卓忽然手按钢刀,声如暴雷:天子在哪里?

少帝刘辩在马上吓得双腿打颤,差点跌落马下,更不敢上前与董卓说话。

此时,陈留王勒马向前:对面这位将军尊姓大名?

董卓:前将军、熬乡侯、领西凉刺史董卓。

陈留王忽然声色俱厉:你今天是来劫驾,还是保驾?

董卓:特来保驾。

陈留王:天子在此,还不下马参拜?

董卓大惊失色,滚鞍下马,跪倒在路旁。

陈留王也下马扶起董卓:前将军救驾辛苦,快快请起。

董卓看到陈留王一个十来岁的小孩,临危不惧,举止言谈有大家风范,心里十分佩服。

董卓于是命令军队,保护好天子一行,当天就回到了皇宫。

少帝坐殿,朝廷恢复日常,但是却遍寻不着传国玉玺。

董卓本是进京杀贼,却阴差阳错救了少帝的驾。这是不世之功,泼天的富贵砸中了董老二。

卢植说的没错,这个董卓就是一个虎狼之人。

他自恃有功,特别是他手头有几十万如狼似虎的军队,在洛阳城里胡作非为。他干的坏事主要有下面几条:

第一条,杀人。

洛阳城已经被战火肆虐过太多次了,已经经受不起任何的兵灾和战火了。洛阳的郊外已经十室九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了。

董卓抵达洛阳后纵容士兵,大开杀戒,不仅仅杀朝中官员和寺人,更多的是杀无辜百姓。

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人口,一个人口凋零的城市是没有未来的。董卓对洛阳城的屠杀,实际上也是在把洛阳城挖掘成自己的坟墓,一个政治和历史的坟墓。

董卓在洛阳城里杀了多少人,我们已经无从统计。

董卓在洛阳的屠杀是无差别的:杀少帝刘辩,杀何太后,这是杀最顶层的人。

董卓派兵抢劫洛阳城中富户,要钱又要命,还取名叫搜牢。洛阳城中的富户基本被抢劫残杀一空。

对于平民百姓,董卓更是像对待牲口一样进行大规模虐杀,并把残杀的人民的头颅堆在一起,用火烧毁。

第二,放火。

公元191年,董卓迫于反董联军的军事压力,他决定放弃洛阳,逃亡长安。临走时候,董卓命令吕布放火烧毁洛阳,大火蔓延几百里,古都洛阳沦为一片火海,大火过后,古都成为一片废墟。领兵进城的孙坚,骑马故地重游,见此惨状,不禁泪流湿襟。

历史上,凡是放火烧成的,没有一个善终的,比如项羽火烧阿房宫,后来自刎乌江,尸首都被汉军分了。

这把火彻底把董卓焊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了。

第三,篡逆。

权力,不管是什么权力一直是人类社会的一个至强的不祥之物。

君子一般绝不轻易染指。

董卓一进洛阳城,初见陈留王,他第一个念头就是要废掉少帝刘辩,拥立刘协当皇帝。

而且他的理由仅仅只是刘协看起来更加聪明伶俐和刘协是董太后养大的(他天真的认为董太后跟他是本家)。

当时有好多人劝他。

卢植是个读书人,说得入情入理:历史上要废掉皇帝,只有伊尹和霍光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那是因为伊尹和霍光本身是历史上不世出的圣贤,加上他们废掉的皇帝的确太过荒唐无道。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今天你董卓绝对没有伊尹霍光之才能,而当今少帝并无过失。有伊尹和霍光的能力才可以讨论废立之事,没有伊尹霍光的能力而妄言废立之事那就是篡逆了。

有人甚至要杀他,比如丁原,比如袁绍,比如曹操。

还有更多的人离开了他。

这董老二你是何必?

人心已失去了,这个队伍就要散了。

更加不可理喻的是,他居然还觊觎皇帝大位。要汉献帝搞个什么禅位。

禅位这事,尧舜禹时代搞过几盘,然后就少有人玩这个玩意了。最后也只有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几个人玩过,但是留在历史上的名声都不好。就算强如寄奴刘裕,后来人也是对他欺负司马家弱智加年幼的两皇帝进行了口诛笔伐。

你董卓,何德何能,居然要献帝禅位。所以在去接受禅位的路上就玩完了。

当然汉献帝这个禅让本是一计,为了赚董卓进未央殿,然后击杀他。

悲剧是董卓居然信以为真,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当李肃假意奉天子诏书,汉献帝要禅位于他时,他居然大喜过望。还跟李肃讲起他昨夜做的一个好梦:

我昨晚上梦见一条金龙爬在我身上,原来是我乃真命天子啊。

他还回家拜见自己的老母亲,告诉老人家要当太后了。又告诉貂蝉:我当皇帝,你就是皇后。

貂蝉心里明镜似的,什么皇后,你就要办后事了。

董卓心情愉快,人逢喜事精神爽,一日前进几十里。可能是心太急,跑的太快,董卓的车行不到三十里,车一只轮子忽然断了。对此不祥征兆,董卓认为是他马上就要坐玉銮金鞍了,这破木头的车子该烂了。

夜晚,董卓听见帐外有儿童在唱歌,其声凄婉,歌词是: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