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黄河谣 > 第2章 石泉村里

第2章 石泉村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二章 石泉村里

青峰山,山连山,人过要低头,飞鸟难回还。

石泉沟,沟套沟,到处馒头窑,遍地瓦块和石头。

——民谣

利津乡通往韶州县的道路成了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1994年起,在全国发展大交通思想的影响下,高阳市对所辖县境内的道路交通问题非常重视,市交通局局长多次深入到韶州县进行调研,指出韶州县利津乡的城乡公路亟需改造。从那时起韶州县交通局局长张安国便向市局领导保证,五年之内一定要在利津乡崇山峻岭之间凿通一条跨省的公路干线。时至今日,三年已经过去,公路还没有修到一半,张安国多次到工地进行督促,但收效甚微。

天蒙蒙亮,利津乡办公室主任李天定从乡政府住处走出来。李天定是利津乡涧河村人,20岁参军复员至今已有22个年头,多少年来,他一直养成了早起的习惯。他拿着脸盆和洗刷用品,走到了乡政府的一排自来水龙头前,打开后一股浊黄的水流了出来,他停了一下,看到水由浊变清,才拿着脸盆上去接。等洗漱完毕,整理好房间,他沿着门前道路向北走去。北面是一个大操场,这是乡政府文体活动中心,李天定走过去后沿着大操场跑道开始晨跑。五六圈后,他来到双杠前压了压腿,又在双杠上做了几个立撑,这是他转业地方后多年以来一直保留的习惯。乡政府的建筑全是砖木结构,共五排瓦房,每排九间,坐北面南。第一排中间是会议室,两边是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办公室。第二排是书记、乡长、纪委书记办公室,第三排是乡里各部门成员办公的地方,最后两排是宿舍和食堂。朝阳洒满了屋顶,鱼鳞似的瓦片上泛起层层银光,食堂烟囱里冒出缕缕炊烟,在屋顶上升腾着,微风推着慢慢地散向远方。看到这一切,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在李天定心头涌着,曾几何时,军营中的房舍和这儿的建筑多么相似。李天定的思绪随着炊烟慢慢升腾,渐渐地眼眶里有些润湿了。

早饭刚过,李天定就走进办公室,今天要召开一个重要会议,他在办公室里忙着收拾出席会议时的准备材料,同时吩咐办公室文员宋婷婷将会议室打扫干净,椅子摆放到位,茶水要预先到食堂打好,会议期间按时做好记录。

李天定走进会议室时,乡里几位中层领导已经到了,他们一堆抽着烟,喝着茶水正在闲聊,看到李天定走了进来,相互间打了个招呼。八点过一刻,走进来了赵玉龙书记、王菊梅乡长和一大早从县城赶来的交通局局长张安国。李天定走上前去将准备好的材料递到赵书记、王乡长手中,其他出席会议人员的相关材料李天定此前已经下发,这次会议由李天定主持。他刚一开口,纪委书记关云飞便推开门走了进来,连声大嚷道:“不好意思,我来晚了。”

李天定接着讲道:“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我们利津乡省道公路修建工作已进行了三年,但工程进展速度缓慢,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张局长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我们在协助工作的过程中,一定主动配合,克服重重困难……”

这时纪委书记关云飞插到话:“李主任,上级一再让精减会议议程,你就简单说一下存在那些困难吧,咱们光开会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呀!”

李天定皱了一下眉头说道:“那我就简单说一下,目前工作中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将要修建的公路一半是盘山公路,山上石质太硬,非用炮崩不可。用药量小炸不下来,用药量大很容易引起山体塌方,造成危险,这点张局比我更清楚。”

赵玉龙连忙说:“李主任,我打断你一下。”

他转过头去看着张安国问道:“张局长,咱能不能想点别的办法,例如打个隧道通车过去。”

张安国接过话说:“这不是不可能,在爆破上需要一定的技术,我们已经去省里请专家了,现在主要还是资金紧张、人手不够。赵书记,还是应该多派些青壮年到工地去。”

王菊梅接过话茬说:“张局长不用担心,我们一定会全力配合,还是请李主任继续讲吧!”

李天定继续讲道:“然后就是破除迷信思想,在规划的线路上涧河,青峰山,凤凰岭上正好都有神庙,当地的人害怕触犯神灵,都不敢去拆神庙。”

赵玉龙说道:“公路修建工作县里要求我全面负责,但在具体执行时还是王乡长和你一起去。在破除迷信思想方面我们还是要下大力气的。另外,青峰山那一段路修起来会更艰难,山势险峭,在施工时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李天定点了点头,说道:“上次我在工地时还一再强调施工安全问题。最后就是我个人的问题,现在路快修到涧河村了,将从我们李家祖坟的那块空地过去,这里原是我二叔的责任田,家里都认为这是一块风水宝地。我想,在迁坟这件事上我是不是应该回避一下,由王乡长前去处理这件事比较妥当。”

关云飞马上接过话茬说:“李主任能够从大局出发,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思想觉悟,这祖坟一定要迁,不然势必会影响到施工进度。要不行我给派出所曹所长打个电话,到时候让他去协助一下工作。”

王菊梅马上说道:“关书记,这是去做动员迁坟,不是去抓人,这样做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关云飞连忙补充道:“我知道张局长一直很关心修路工作,可能是我有点操之过急了,不好意思啊,李主任。”

李天定干笑了两声,没有说一句话。

这场会议一直开到中午,张安国在会议上说了一些要求各部门大力相助的话,乡党委书记赵玉龙要求各部门修路工作要布置到位,修路工作在原定的基础上要有新举措。而前面所要面临的困难却正在考验着这里的每一个人。

石泉村地处利津乡西,是利津乡较大的一个行政村,他东北接桃花坞村,西南和涧河村为邻,涧河从这里发源,青凌凌的河水向东北注入黄河。从青峰山和凤凰岭发源的河水流经涧河村,到达这里时分成两支,一支向东北注入青峰河,一支流经西北注入黄河,这一支河流在韶州县志地图上通称为涧河。

石泉村地处塬上,青峰河和涧河从这里经过,它一面依山两面傍水,塬上很多地方被流水多年冲刷形成沟壑,沟与沟纵横交叉,当地有“十里九沟”的说法。

石泉村的大土塬上历来就是制陶和烧瓷的地方,秋冬之时,人们站在这里望去,可以看到一个接一个的“馒头窑”,在清晨阳光照耀下像一个个小山丘。特别是到冬季,一场大雪过后,塬上一个个小山丘,变的像过年时节刚出锅的馒头,雪白雪白挤挤挨挨连成了一片。

据村里的老人们讲,这里的馒头窑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一直到近代才开始衰落,直到今天,这里还流传着关于制陶的一些传说。在唐代天宝年间,村里有姓石和姓宋的两户陶工,两家烧窑制陶在当地非常有名,方圆几十里都用他们烧制的陶器。后来石家和宋家的陶窑经营规模越来越大,所烧瓷器越来越多,名声也渐渐大了起来,有些瓷器被当时的达官贵人看中,还有一部分后来流传到了皇宫中。

随后两家在村里渐渐富了起来,后来“安史之乱”爆发了,当地人纷纷逃难,石家和宋家人也准备趁天黑逃走,当时石家老掌柜年事已高,听到这兵荒马乱的事又急又怕,当夜就咽了气。石老掌柜在临死前一直用手指着屋内的墙壁,子孙们也没有明白是何意。后来不知过了多少代。人们在拆除石家旧楼房时才发现整个墙壁内层夹的都是铜钱。

宋家的陶户当时也准备出逃,在收拾完细软后,宋家老掌柜把两个儿子叫到跟前,在门前的大槐树底下埋下了整整五十坛白银。战乱结束之后,宋家的两兄弟又回到了家乡,把先前埋在大树下的五十坛白银取了出来,兄弟两个在塬上重操旧业,几年下来,宋家便重新兴旺起来了。

唐亡宋兴,在民族矛盾日益突出的时代里,利津乡也没能躲过兵祸。金兵入侵中原,这一带众多的陶户向南方转移,金兵渡过黄河,在这里设立利津郡。这里的陶户走出深山后,将制陶技术带到南方,据说后来的钧窑、汝州窑、耀州窑以及当时的景德镇等地都有这里走出去的制陶师傅,他们将自己的技术在他乡传播开来后,名气也渐渐大了,后来就定居那里。也有一部分人在战乱结束后重新回到了利津乡,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发展着制陶和烧瓷事业。

今天人们到石泉村土塬上走一走,山体周围当时留下的馒头窑令人瞠目,山脚和土塬周围堆积如山的陶片和瓷片同样也让人感到结舌。现在只有一座孤零零的陶艺厂矗立在石泉村最南边,每当太阳升起和落下时村里人就会看到有浓烟从那里升起,这里就是石海川的石泉陶艺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