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侠客 > 第18章 隋唐时期的侠客(5)

第18章 隋唐时期的侠客(5)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靖得到了这所住宅,成为豪门巨富,他以这些资财帮助太宗文皇帝李世民创业建国,终于统一了天下。贞观十年,李靖任宰相。正在此时,南蛮国送来奏章说:“有数千艘海船,十余万甲兵,攻入扶余国,杀掉该国国君,自立国君,这个新国已经安定了。”李靖知道这是虬髯客干的事情,回家告诉了张氏,俩人更衣下拜,向东南方洒酒祝贺。

以绝技神功著称的唐代侠客

在传统侠观念中,行侠者往往注重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譬如讲信用,重然诺,行侠仗义,赴人之厄。这种侠客观念在唐代依然受到推崇,在唐人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类传统的侠客形象。如薛调《无双传》、皇甫氏《义侠》、吴淑《洪州书生》、孙光宪《荆十三娘》中的侠客均是如此。“复仇”和“报恩”是唐代侠客行侠的两大主题。侠女谢小娥因父亲与丈夫惨遭盗贼杀害,忍辱负重数载,终于伺机报仇雪恨。薛用弱《贾人妻》与皇甫氏《崔慎思》中的女侠亦为报家仇而手刃仇人。侠客为“报恩”而行侠在唐代也比较常见。红线、昆仑奴为报主人之恩而不辞劳苦,不计得失;聂隐娘、古押衙为报知己之恩而断然出手,以自己的绝技武功惊世骇俗。

值得注意的是,与古侠相比较,唐代侠客往往更注重武功技击的高超,对神奇功夫的崇尚非常突出。行侠者非武术无以自立,武功亦因侠客而更显精彩和神秘。唐代传奇中不少侠客,既未仗义,也未报恩,只是在某些特殊场合中表现其神奇的技艺本领,使人且惊且叹。描绘这类侠客的小说不少,如段成式的《京西店老人》、《兰陵老人》、《僧侠》,皇甫枚的《嘉兴绳技》、孙光宪的《许寂》等。这些侠客类小说虽然部分涉及了一点人生的教训,但其关注的焦点在于技击,具有浓厚的武术、杂技表演和游戏的性质。这说明唐代的侠客具有了一些新的特征,在注重侠义品质的同时,开始追求超凡绝俗的行侠本领,纯粹的物质性的技能成为侠客的重要标识。此种任侠风气从段成式的小说中可见一斑。

京西店老人

唐人韦行规曾经与人讲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往事。他年轻时行游京西,天快黑时,来到一小旅店,但韦行规还想朝前走。

店里有位老人正在忙着活儿,他听说客人并不住店,还要前走,就关心地说,请你不要走夜路,这里强盗很多。韦行规说:“我的箭法很好,不要紧。”又朝前走了几十里。天完全黑下来了,有一个黑影从草中伏起,尾随其后。韦行规怒斥跟来的人,对方也不吱声;韦行规又急忙发箭,连连射中,但跟来的人仍不后退。箭射完了,韦行规大为恐惧,拚命奔逃。

过一会儿又是风又是雷,天地一片轰响,韦行规下马来,依着一棵大树喘气。他见空中有电光相互追逐,如甩鞭杖一般,逐渐逼近树梢,打得树上枝叶纷纷扬扬,片刻功夫,木屑枝叶埋到了韦行规的膝盖。韦行规非常惊恐,他丢掉了弓箭,仰头向空中求天老爷救命,叩了几十个响头,电光渐渐升高消失,风停雷息,四周又恢复了乎静。

韦行规回头看那大树,枝叶尽被摧落,驮运东西的马匹也不见踪影。于是韦行规回到小店,见老人正在箍桶。韦行规想这位老人非同一般,向前行礼致意,并请恕罪。老人笑着说:“客人不要自恃弓矢之技,还要懂得剑术。”他将韦行规引到后院,指着鞍马说:“你领去吧,我不过试试你的本事。”又拿出一块桶板,昨夜韦行规射出的箭都在板上。韦行规大为谅叹,请在他手下做一个仆役,老人不答应。只是微微地指点了一下剑术,韦行规也仅能得其一二。

兰陵老人

唐人黎干做京兆尹时,年轻气盛。一次天旱,人们在曲江求雨,观看的人有数千之多。黎干也去了,他来的时候众人纷纷跪避,独有一个老人拄着拐杖并不闪避,也不行礼。黎干恼怒起来,竟然如此蔑视本官,于是命人杖击这个老顽固。但杖棒下去,像敲在皮革上,老人转身而去,并无痛感。黎干心里犯疑,于是派坊卒寻访。坊卒秘密查到兰陵里的南边,见老人进了一个小门,大声说:“我受此屈辱,那些人不会有好结果。”坊卒急忙回来报告黎干,黎干大为恐惧,苦想对策,最后决计解铃还须系铃人,自己的过错,由自己去承担。

黎干穿上破旧衣服。与坊卒一道来到兰陵里,当时天已昏黑,坊卒径自进去,通报京兆尹黎干求见。黎干谨慎地进去,拜在地上请罪,说:“自已有眼无珠,杖打老人,罪当万死。”老人大吃一惊,说:“谁引京兆尹来此?”将黎干牵进房间,黎干知道老人通达,慢慢地说:“我作为京兆尹,如果有损尹威,则失官府的面子。老先生形迹不露,不是惠眼,不能知您。如果以此罪人,则非为义士之心。”老人笑道:“老夫有过。”于是摆上酒菜,铺席于地,招呼坊卒一起坐饮。夜已深了,谈及养生之道,话虽不多,但义理甚明。黎干对老人十分敬畏, 不久老人说:“老夫有一技,请让我为京兆尹表演一下。”就进到里间,片刻,身着紫服,头上扎着红布,手拿七支长短不同的利剑,在中庭舞动起来。只见他跳跃挥舞,如激光闪电,横视如抖开一匹白绢,旋转似火焰上升。有一支二尺长的短剑,时时触及黎干的衣服。黎叩头战栗。舞了一顿饭功夫,老人掷剑于地,七口剑排成北斗七星的形状,真是奇妙无比。老人看着黎干说:“我刚才只是试试您的胆气。”黎干又拜说:“今日以后黎某性命,是老先生所赐,请求跟从您的左右服役。”老人说:“京兆尹,您骨相并没有道气,不可仓促传道,以后再说吧。”老人与黎干揖别。

黎干回到家中,似生了一场大病,颜色很不好,一照镜子发现自己的胡须被剃掉了好几寸。第二天早晨,黎干又去了兰陵里,但那位老人已不知去向。

僧侠

唐朝建中初年,有个韦姓读书人,迁移家小赴汝州,在中途碰到一位和尚。二人并骑前行,谈得十分投机。

天快黑了,和尚指着岔路口说:“由此前行数里是贫僧的寺院,你愿意到寒寺看看吗?”韦姓年轻人欣然同意,于是让家口先走,他随后赶来。书生随那和尚一道沿着另一条道走去,大约走了十里路了,还没有到。韦生问和尚:“怎么还没有到?”和尚指着一处丛林说:“就在那儿。”等到他们走近了,又说不是,和尚说还要往前走。已经是夜晚了,四周漆黑,韦生心里生疑,自己上当了!他素有一手弹丸的绝技,于是决定先下手。趁着夜色的掩护,书生悄悄地从靴中取出弹弓并装上弹丸,怀中还揣有十余枚铜丸,一切准备停当。书生开始责备和尚:“弟子是有赶路日期的,因为路上偶然遇见师父,且贪恋您的清谈,勉强答应了您的作客邀请,现在已走二十里了,不知您有什么打算。”和尚也不解释,只说您尽管朝前走吧。和尚前行,韦生在后有百来步远,韦生明白这是一个强盗。于是举弓弹射,正中和尚后脑,僧人起初没有发觉,共中了五发丸弹,僧人才觉得有情况,他边用手摸着后脑,边没事般地说:“郎君莫开玩笑。”韦生知道和尚非等闲之悲,奈何不得,也就不再弹射,且随他去,听天由命。

过了很久,到了一所庄园,几十个人打着火把出来迎接,僧人请韦生坐在客席上,笑着说:“郎君不要担心。”并问左右随从:“韦夫人的住处照我说的安排了吗?”左右回答:“均已照办。”和尚又回头跟韦生说:“郎君先去安慰她们一下,然后马上到这里来。”韦生这才知道妻子等人也被掳到此,他赶忙前去,见妻女住在一个地方,吃住安排颇为妥善,二人相视而哭泣。韦生不久就回到和尚处。和尚上前拉着韦生的手说:“贫僧是一个强盗,引你来此,我本没有好意。不知道郎君有如此高的技艺,不是我(换了旁人)是抵挡不住你的飞弹的。今天没有他意,请不要害怕生疑。刚才所中的弹丸都在这儿。”说罢举手搜脑后,掉下了五颗铜丸。

过了一会儿,和尚摆上了宴席,中间有头蒸牛犊,小牛犊上插了十几把刀子,并用肉饼围成一圈。和尚与韦生拱揖就坐,接着说:“贫僧有几个义弟,想请他们谒见韦生。”说罢,有五六个穿着大红衣袍,系着宽大腰带的人,在阶下站成了一排。和尚大声说:“拜见郎君,你们如果从前在路上碰到郎君,早就被击粉碎了。”然后一同入席,酒足饭饱,和尚说:“我干这一行当已有很长时间了,现在年龄大了,也想洗手不干,遗憾的是有一个儿子他的技艺胜过老僧,我想请郎君为我决断。”于是和尚呼飞飞儿出来参见韦生。韦生见飞飞儿年龄才十六七岁,穿着一件绿色的长袖衣服,皮肉光滑洁白,也是一个美少年,只是眼睛里闪着野气。和尚对儿子说:“到后堂陪郎君练练。”和尚给韦生一把长剑和那五颗弹丸,并且说:“请你尽量用上所有的本领杀死他,不要让他连累我。”于是将韦生领到一处宽敞的厅室中,并将门反锁上。厅室四角都燃上明烛,飞飞站在中间,手执一根短鞭。韦生想引弓发弹肯定会击中目标的,不料飞飞将弹丸敲落,跃身梁上,贴身墙壁,脚不点地,四处游动,灵敏得像猿猴。弹丸射尽了,没有击中一颗。韦生于是持剑逐杀,飞飞迅速灵活地躲闪着韦生的攻击,他离韦生常不到一尺远。韦生将飞飞手中的鞭子斩成数节,但却不能伤及飞飞。二人盘旋争斗很久,韦生难以得手。和尚开门问韦生道:“你给老僧除害了吗?”韦生将争斗情形说了一遍,老和尚显出惆怅的样子,看着儿子说:“韦生和你交手未曾取胜,看来你必然仍是作贼的生涯,谁知道以后有什么结果呢?”

当晚和尚通宵与韦生讨论剑法和弓射之技艺。天刚放亮,和尚送韦生及其家小上路,赠韦生一百多匹绢缎,二人垂泪话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