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哥本哈根:悲剧大片(1)
有人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是一次人类政治外交博览会,但是看起来更像一场闹剧,如果深入其中,你会发现这是一场悲剧。群强舌战、暗流汹涌的大会现场,让人们知道这其实就是一场利益博弈??舞台,世界各国合纵连横,形成了欧盟、伞形国家、基础四国三足鼎立的势态。在实行单轨制还是双轨制的问题上,中美针锋相对,谁也无法说服对方,而从天而降的“丹麦提案”更是引起了各国一片哗然,由于在具体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问题上各国分歧很大,《哥本哈根临时协议》最终沦为一纸空文。这一寄托全人类梦想的会议在纷纷扰扰的争吵声中,戏剧性地走到了不了了之的尽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除了给人们带来伤痛以外,也预示了未来低碳发展道路的艰辛坎坷。
巴厘路线图
本书上篇从理论、现象、社会、国际法、经济等角度对低碳热的缘由作了一个全方位的剖析以后,很多人就此误认为低碳会浩浩荡荡、一往无前,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很残酷。低碳热现象本身更多的是口号、形象工程、概念秀,离真正的目标还很遥远。
低碳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主要有国际社会巨大的利益分歧、气候理论的不确定性、化石能源的两面性等阻碍着低碳前进的脚步。
要想更深刻地理解低碳热,见证低碳现实与理想冰火两重天的强烈反差,看看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这场曲折、精彩而又充满悲剧色彩的“大片”就一目了然了。从哥本哈根到新德里,从华盛顿到北京,北半球的很多地方都经历了几十年来少有的寒冷天气;与此同时,围绕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斗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室外寒风暴雪,室内热战正酣,而在此之前,首先要对这次全人类极度关注的会议的背景,尤其要对“巴厘路线图”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京都议定书》自2005年2月开始正式生效,但《京都协议书》在1997年签订的时候,只规划到2012年的目标,而以后的目标则尚未涉及。于是,2007年12月3~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此次会议启动了加强《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全面实施的谈判进程,着重讨论了“后京都”时代的问题,即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于2012年到期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的问题。12月15日,为期13天的会议最终通过了“巴厘路线图”。
“巴厘路线图”共有13项内容和1个附录,其中主要有两大亮点。
第一个亮点是,把美国纳入进来。由于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作为发达国家美国应如何履行应尽义务一直存在着疑问。“巴厘路线图”明确规定,《框架公约》的所有发达国家缔约方都要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终于把美国纳入其中了。
第二个亮点是,为下一步落实《框架公约》设定了时间表。“巴厘路线图”要求有关的特别工作组在2009年完成工作,并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递交工作报告,这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谈判完成时间一致,实现了“双轨”并进。
根据“巴厘路线图”,世界各国必须致力于在2009年底前,完成《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在2012年到期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新安排的谈判,并签署有关协议。因为有了这种时间上的安排,使得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重要性立马凸显。于是,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就被媒体冠之以“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史上最牛”的会议等层出不穷、富有历史感的名称。
上天下海的悲壮
众多电影大片开始的时候,为渲染情节气氛,都会作一番煽情式的前奏铺垫,伴随着镜头的转换,电影渐入佳境,慢慢接近高氵朝和主题。《泰坦尼克号》如此,《阿凡达》也是如此。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也如同一场电影大片。大会之前,一场上天下海的煽情序幕就此开启了。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之前,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总统纳希德和其他13名官员头戴防水面罩,身穿黑色潜水服,背着水下呼吸装置潜入6米深的水下召开了世界首次“水下内阁会议”,以凸显全球变暖对这个地球上地势最低的国家的威胁。
马尔代夫国家电视台的电视直播画面显示,会场背景是有着黑白相间花纹热带鱼环绕的白色珊瑚。在清澈透明的海水中,纳希德和其他与会官员在事先放置在水底的桌子前依次就坐,纳希德打着手势,宣布会议开始,之后大家就开始用手势相互交流,气泡不断地从他们戴着的面罩中汩汩而出。总统、副总统、内阁秘书和11名部长用防水笔在塑料白漆板上签署了一份“SOS(紧急求救)”文件,呼吁所有国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此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吸引人们关注这样一个可能的未来--海平面上涨或许会在一个世纪内淹没这个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的岛屿平均只高于海平面2.1米。
纳希德总统在乘船赴会时接受采访说:“我们正在努力让人们意识到,这不仅是马尔代夫的问题,也是全世界面临的问题。”
马尔代夫政府派出了几十名士兵在水下保护会场,但入侵者只是一些探头探脑的海鱼。半小时之后,这次“水下内阁会议”结束,纳希德总统率领众多官员浮出水面。一浮出水面,湿淋淋的他就对记者说:“我们在发出信息,让全世界知道,如果不阻止气候变化,马尔代夫将发生什么。”
受“水下内阁会议”启发,尼泊尔政府决定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夕,在珠穆朗玛峰地区也召开一次特殊的内阁会议。
2009年12月4日上午,尼泊尔在其境内的珠穆朗玛峰地区海拔5 242米的一处营地举行内阁会议,旨在呼吁全球关注气候变化对喜马拉雅山脉的影响。包括总理马达夫·库马尔·尼帕尔在内的24名尼泊尔内阁成员出席了这次非同寻常的“世界最高的内阁会议”。
珠穆朗玛峰高度达8 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尼泊尔总理尼帕尔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珠穆朗玛峰是地球环境的标志,而气候变化对这一地区民众的生存、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都造成了很大影响。尼帕尔说,尼泊尔将与南亚其他国家一道,为保护好喜马拉雅山脉南坡脆弱的生态环境作出努力。
这次内阁会议还通过了“2009珠峰宣言”,呼吁发达国家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关注气候变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影响,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宣言还承诺,尼泊尔会将境内自然保护区面积从原来占国土面积的20%增加到25%。
这两个国家的政治家们用他们的政治“行为艺术”表达了小国对气候变化的强烈呼声。在通过现代媒体传遍了全世界的同时,也给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渲染出一种悲壮紧迫、不得不直面现实的情绪。
伴随着马尔代夫和尼泊尔“悲情”剧目的上演,接下来这种如临大敌、奋力挽救的气氛进一步弥漫,并逐步推向新的高氵朝。
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开幕的当天,由英国《卫报》统筹,经历了数个月的筹备、邀请媒体参与和反复修改的社论在全球44个国家的56家媒体同步刊登,呼吁190多个与会的政治领袖采取果断的措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建立一个有强制约束力的公约。
三股势力的串联
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之前,个别政治家的煽情表演被媒体放大,人们对于全球气候关注情绪的酝酿到了一定程度,真枪实战的阶段就开始了。以前的各种气候峰会都是欧洲和美国两方在玩楚河汉界的游戏,而哥本哈根大会俨然成了三雄逐鹿。
主角之一是欧盟,是主张积极应对气候问题的旗手和强硬派。欧盟为了全球气候变化,二三十年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起到了表率作用,是发展低碳经济最坚决的支持方。
主角之二是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这些国家组成的伞形国家集团。
主角之三就是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组成的基础四国。基础四国周边又围绕着七十七国集团和一些发达国家集团。
基础四国之所以开始成为三大主角之一,很重要的原因是,到2009年的时候,地球上二氧化碳排放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欧美这些发达国家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国,但在近30年间,以中国为代表的基础四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刷刷”地往上走,成为了新增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绝对主力军。在这期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二氧化碳排放的老大。而且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会从2005年的占世界的40%,提升到55%,从而占有总数的大部分。在这种格局下,基础四国不想成为主角也难了。
除了这三大主角以外,还有一些国家,比如一些小岛国家和非洲最穷国家,也在会议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国家实力决定了它们在哥本哈根的舞台上只能充当配角,这是大国主宰世界时代的基本特点。
为了更好地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成功地实现自己的思路和目标,团结就是力量,大会之前,三个主角的串联活动早已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首先,欧盟召开首脑会议,统一了步伐,而且提前宣布了如果美国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7%,欧盟将会减排30%。这个减排幅??表明欧盟是对总量减排态度最坚决的一员,符合欧盟在减排问题上一贯的积极态度和旗手的角色。此外,欧盟还率先提出将拿出100亿欧元资金援助发展中国家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紧接着,中国和印度等基础四国,再加上七十七国集团的代表苏丹,于2009年11月24日在中国北京召开了一次会议,统一了想法。在召开会议的第二天,中国向全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比2005年减排40%~45%,印度提出了减排30%,巴西提出减排36.1%~38.9%。
而以美国为代表的伞形国家,也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串联。串联之后的结果是美国宣布在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比2005年减排17%,日本提出了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25%,加拿大提出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2%,俄罗斯声称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40%。
这些口号的提出,背后都是有玄机的。例如美国提出的17%,是以2005年为基数的,如果以1990年为基数,它的减排目标只有4%。而如果中国保持8%~10%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到2020年还会增加1倍多。为了避免这些刺激眼球的数据,中国采用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表述方式,中国宣布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这是一个密度的减排。这些玄机都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的冲突和博弈埋下了伏笔。
单轨与双轨之战
在全世界媒体的高度关注中,2009年12月7日,193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聚集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现代化的贝拉中心,召开为期两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
在开幕式上,大会主办方和承办方可谓煞费苦心,先是播放了一部长达4分钟的短片《请拯救地球》。在片中,一个小女孩梦魇中的惊天洪水,在6岁小男孩尼·莱身上变成了现实。大洪水淹没了他的家园,家人各自冲散。数星期后,尼·莱终于和姐姐、妹妹还有奶奶团聚了,却永远失去了父母和弟弟的消息。
紧接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开始用严厉的语言向全体列席的代表发出警示:我们必须行动起来,我们没有机会了。而承办方的丹麦首相拉斯穆森也敦促前来参加本次会议的19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们主动缩减彼此间在减排额度以及气候援助方面的分歧,准备好“大干一番”,而不是仅仅“说说而已”。
德布尔说,他希望哥本哈根大会的结果能够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是一份立即行动的协议;第二层是有雄心的减排目标和行动,以及资金支持等;第三层是关于长期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愿景。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主要是围绕着四个方面来展开的:第一,工业化国家温室气体的减排额是多少,到2050年它们具体减多少;第二,中国、印度这些主要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要如何控制温室气体;第三,如何资助发展中国家减排,并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第四,如何管理好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支援的这笔资金,即涉及对发展中国家资金使用的可测量、可报告、可监测的透明化原则。
这四个目标看似简单,实则牵涉面很广,其中蕴藏着极其复杂的利益博弈。193个国家和地区各自的利益诉求不同。仅仅就如何筹集对发展中国家援助的资金,以及如何分配,就让诸国头痛不已。
然而这次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最大的分歧不在这里,最大的分歧是伞形国家与基础四国的分歧,其中关键是美国和中国的分歧,其焦点就是单轨和双轨的博弈。
面对气候变暖的问题,伞形国家尤其是美国,认为一定要把中国、印度等这些新兴经济体拉到一起来承担减排目标。它们认为如果中国和印度等这些新兴经济体不列入总量减排范围,那么西方国家减排更多乃至零排放,也抵不上这些发展中国家来势汹汹的高排放势头。
这些观点直接针对中国,因为中国这30年来碳排放量是“刷刷”地往上走,从20多亿吨,一下子到了70亿吨,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碳排放国,而且这种增长趋势短期内完全没有减缓的迹象,所以美国提出,要把共同而有区分的责任原则改成大家都应有的共同的责任,少谈区别。伞形国家的基本出发点是希望把以中国和印度为主的国家纳入到总量减排,变双轨制为单轨制。
所谓的双轨制,即对发达国家和工业化国家,采取了总量控制的方式,而对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采取的是不限制、不定任务、不约束的机制。双轨制,共同而有区分的责任是里约热内卢地球峰会签订气候公约的基础框架,是发展中国家签署《京都议定书》坚持的基本原则,美国为代表的伞形国家提出要将这个框架废除,面临的压力必然很大。这构成了这次大会最大的分歧,如同是一条鸿沟,很难填平,也最终为这次峰会埋下了失败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