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火锅的历史(上)
二楼的小餐厅里,大圆桌上摆着好几个火锅,常天久刚好也走进来,一见大伙儿有些不愉快的样子,有些纳闷,这些人咋啦?有这样好的火锅吃,怎么一个个还噘着嘴呢?难道我弄的这些菜不对他们的口味,或是没上什么好的酒他们喝?他百思不得其解,就挠了下头,说:“你们这是怎么啦?是不是我亲自安排的这饭菜不对你们的劲,还是……”
赵一鸣觉得大家还沉陷在刚才谈判的那种很紧张而且是不怎么高兴的心理状态之中,就马上大笑起来:“常老板,没啥,是大家一上午谈得太投入,太紧张了,还没缓过劲来哩……”
“啊……是这么回事啊,那好,那就换个心情,我特地给大家安排了火锅大餐,这天气冷,吃吃火锅,可以祛寒气,来,我已给你们八折优惠,就来陪你们一块儿坐坐。”
刘长仁说:“就是你没八折优惠,来我们这儿一起坐坐,也很欢迎你啊!”
“那是我占你们的便宜了,可不敢做这样的事儿啊,”常天久说着就笑了。
大伙儿也被他这有些幽默、滑稽的语调说笑了。
“对,对……”李总说,“还是常老板说话有意思,大家都被你逗笑了,多好哇,气氛一下就好多了。”
常天久乐了:“就是嘛,整天很忙的,我和你们一样,也累人,所以一见面就说说笑笑的,自个儿找乐子。”
他哪里知道,他们全是刚刚从风云乍起,硝烟弥漫的谈判桌上下来的,每个人心事重重,有的人甚至是心怀鬼胎,大家怎高兴得起来呢?他这一说,大家才有意地笑了,但有的人笑得不自然……
赵一鸣说:“请,常老板,请坐,”他觉得,在这样很压仰的气氛中,还真需要常天久这样的人物来调剂一下大伙儿的情绪,看来还真的起作用了。
“大家请,我是局外人,来,李总,坐首席,”常天久将李总请到正中间的位子上坐好。
刘长仁又将他请到与李总挨在一起的椅子上入坐,大家很快就围坐好了,赵一鸣只见几个火锅里的肉汤、鱼汤在黄黄的大铜盆里翻起一阵阵很能动撩人鼻子的香味,常天久拿起一双楠木筷子对大家说:“吃,吃……这是广东风味的沙茶涮牛肉火锅,这是涮鱼片火锅……他一个个的指点着说,”今天中午就专门吃涮的,来个新鲜味的,这是涮辣鳝丝火锅,这个嘛……是涮麻辣兔肉火锅……怎么样,够新鲜的吧?”
他说完侧脸看了下李总,他觉得今天李总好像有些不高兴样的,可又不好问,就尽量往好吃的方面说。
李总也听出了常天久的意思,忙说:“太感谢了,常老板,你为了让我们吃好,真是煞费苦心啊,我就是喜欢吃火锅。”
“那好,李总,”常天久见李总笑了起来,更是说得来劲起来,“大家吃,想吃啥就吃啥,还有好几个火锅没送上来,这桌子小了一点儿,等会儿上。”
常巧芸拈起一大片薄薄的牛肉,往嘴里送,她先将舌头伸出来,接着牛肉片,再送到口里去,赵一鸣见她这样个吃法,直笑:“常小姐,你这样吃很有意思。”
“当然,我老是这样个吃法啊,舌头最先尝到牛肉片的味道,特爽,”她又夹起一块兔肉往口里按了下去,大家一个个吃得很欢喜,很快就把上午不愉快的谈判的事给忘到一边去了,气氛渐渐活跃了起来。
刘长仁吃了几筷子鳝丝后,对常天久说:“常老板,你的火锅弄得很有特色,可你知不知道伙锅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哩?”
他故意这么问,想进一步把气氛搞得更轻松一些,大家上午很沉闷,但吃的时候就要想法变得愉快一点儿才好。
“这个……我还真没研究过哩,刘经理,”长天久一下就被问住了……
他只知道做出很好吃的伙锅来,它是啥时候兴起来的,觉得与自己的烹调手艺关联不大,就一直没留意这事,他觉得刘长仁也许知道这事,就说,“刘经理,你一定晓得这事,正好给我们说说哩。”
“好吧,我也是从书上捡来的一件趣闻,可以给大伙儿添点伙锅料,”刘长仁见常天久让他说说这事,就吃着涮鱼片,讲了起来,“这火锅啊,别看我们现在吃得欢,其实古人同样对它很偏爱,最早的火锅是用鼎煮的,大概在一万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发明了最早的容器——陶制的鼎,那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锅,无论是三足或四足的鼎,在当时,只要是能吃的食物以肉类为主的,通通都丢入鼎内,然后在底部生火,让食物煮熟,成为一大锅的食物,当时叫做羹,这就是最早的火锅了……”
“啊?一万年前,就有火锅了?”陆如蓝将一大块兔肉放进口里,很吃惊地问道。
赵一鸣插一句:“可别小看了我们老祖宗啊……他们就是为了能生存下去,才这么吃的啊。”
“当时并没有所谓的盐,也没有调味料,更没有沾酱,只是把一堆肉煮熟而已,味道就不怎么的好,再说这鼎太大,不能移动,只能固定陈列在一定的地方,不方便随时享用,”刘长仁接着说,“到了西周时代,人们不但发明了铜与铁,而且各种陶器品也改良制作成较为小型的器皿,很适合一般人使用,铜与铁的产生,不仅形成了器皿的革命……”同时也和近代的锅非常相近,铜制的锅与陶制的砂锅,到现在还是最实用、最普遍的火锅器皿,而大的鼎最后则延伸为权力的象征了,这就是我们今天吃的火锅的最早起源源了,在一万年前,老祖宗们就在品尝这种很高级的美味了。”
“还真是一个传闻啊!”常巧芸说,“我们的老祖宗真聪明啊!”
李总这时插话了,显然他已经忘记了上午谈判的不快:“我还听说古代也有鸳鸯火锅哩。”
黄若莺感到惊奇:“不太可能吧?”
“是真的,“李总继续说,“像三国时的五熟釜,就是鸳鸯锅的始祖,你不信还不行呢,”他笑着说,“三国时代,魏文帝所提到的“五熟釜”,就是分有几格的锅,可以同时煮各种不同的食物,和现今的鸳鸯锅,可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啊!到了南北朝呢,铜鼎于是成了最普遍的器皿,也就是现今的火锅,演变到了唐朝,火锅又称为暖锅,大江南北,一到冬天,就大吃火锅。”
赵一鸣见李总说有关“鸳鸯火锅”的典故,心里松了一口气,看来他又恢复了常态,这就好办了,他也听说过不少有关火锅的历史旧闻,就说:“说起火锅,那是有许多的事可以说的呀……”
“那你也谈一个给我们听听,赵经理,”常巧芸很欢喜地请他讲一个相关的事,一边吃火锅,同时说着火锅的“前生今世”,很有文化意韵的。
赵一鸣说:“在整个火锅历史的演变上,描写火锅最为传神的是南宋时代,在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里所说的涮兔肉片……也和我们正在吃的涮兔肉火锅一样,这个老先生也真有口福啊!”
陆如蓝笑:“也是神奇得很,他那早就吃兔肉火锅,而我们现在也在吃,历史竟是这么的巧合哇!”
“你不服啊,他们古人同样会享受得很哩,”赵一鸣拈起一块兔肉吃下去,“在当时,林洪前往武夷山拜访隐士止止师,止止师住在武夷山九曲中的第六曲仙掌峰,当林洪快到山峰时,老天下起大雪,一只野兔飞奔于山岩中,因刚下雪岩石很滑,滚了下来,被林洪抓到,他想烤着吃,就问止止师会不会烧兔肉,止止师回答他说,我在山中是这样吃兔子的:在桌上放个生炭的小火炉,炉上架个汤锅,把兔肉切成薄片,用酒、酱、椒、桂做成调味汁,等汤开了夹着着兔肉片在汤中涮熟,沾着调味料吃,林洪就这样涮熟后吃了下去,他觉得非常的为鲜美,并且能在大雪纷飞的寒冬,和三五个好友围聚一堂谈笑风生,随性取食,非常愉快,因而为这样一种吃法取了个“拨霞供”的美名,他是取当时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的美丽光景,随后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各种肉类或蔬食,都可以像这样涮着吃……我们现在就是这样吃啊!”
常天久感动了,说:“我的老天爷,看来今天是沾了古人的光啊,正好我上了一个兔肉火锅,赵经理竟说到到了点子上,把吃兔肉涮火锅的老祖宗也搬了出来,这多有趣啊,哎……”他像想起了什么,看了看桌子,说,“哎呀,你看看,我多粗心,咱们光顾着吃了,还没拿酒上来,我也真是糊涂了,”他对赵一鸣说,“赵经理,今天我们喝什么酒呢?”
“随便吧,最好是不喝酒。”
“那怎么行?”常天久好像很自责样的,“我看大家好酒洋酒都喝遍了,就喝咱市里的纯谷酒怎么样?”
孙经理问:“是用稻谷自己酿的吧?”
“正是!”常天久回答。
李总说:“好,我就是爱喝谷酒,这酒养人。”
常天久对站在身边的一个女服务员说:“去拿几瓶纯谷酒来。”
很快,几瓶纯谷酒就拿到了桌子上,常天久又让服务员给每人倒一杯,常巧芸起又玩起了老把戏:“我和黄小姐不喝酒的。”
“天冷,喝一杯就算了,”常天久说,“今天我们的饮料完了,等下午去买回就好了。”
她只得接一杯酒,黄若莺也陪她斟满一杯纯谷酒,李总和大家一起敬常天久,大家吃着火热热的火锅,喝着很醇香的谷酒……
在这大冷天很是感到热乎乎的。
常天久喝了酒,说:“这火锅啊,看起来名目繁多,实际上只有几种不同的变化形式……一般而言,火锅基本上只有三大类别。
第一种汤为淡味,而以涮生片为主,沾料占重要角色,涮羊肉及广式打边炉最具代表,我们正在吃的涮羊肉火锅就是这种类别。”
“那第二种呢?”张羽夹起一些薄薄的煮得有些红白的羊肉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