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公考笔记 > 第6章 片段阅读字面主旨题三

第6章 片段阅读字面主旨题三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今天我们来啃一块硬骨头,下面要讨论的一道题比较特别,争议很大,请各位做好思想准备。

2005国考-题3

我们的一些科普文章常常激不起公众的兴趣,原因之一便是枯燥。要把科普文章写得“郁郁乎文哉”,就需要作家的笔。科学的飞速发展,为文学写作提供了一座富矿。相信有眼光的文学家一旦领略科学题材的广阔富饶,便会陶醉在它的无限风光中乐而忘返。

这段文字谈论的是()。

A、科普文章对作家的依赖

B、科学和文学的互相激励作用

C、科学和文学互相依赖的关系

D、科学发展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第一步,我们来先确定答案

本题出自2004年2月人民网文化观点栏《让科学与文学常相聚》,这道题的答案确定需要结合文章中的某一部分具体分析,根据掌握的信息来看,答案竟然是大家根本想不到的D项。

至于为何选大跌眼镜的D项,将在“第二步还原命题场景”中详细论述。

某公、某图都选B项“科学和文学的互相激励作用”!

看下某图的解释(取自某图出版真题卷,直接忽视那个山寨版没有一点技术含量的专题库):

[解析]前两句说了文学对科学的作用,后两句说了科学对文学的作用,因此正确答案应该综合两个方面谈科学和文学之间的关系。A项、D项都只谈到了一个方面,不够全面。B项与C项最大的区别一个是“激励”,一个是“依赖”。根据文意可知科学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互相鼓励的“激励”,而并非赖以生存,缺一不可的“依赖”,故B项正确。

[某图名师点评]这是一道典型的主旨题,作答的关键在于把握整个文段的论述主体。通过阅读可知作者在谈论文学和科学之间的关系,因此要选择一个符合论述主体的选项。

[常见解题误区]很多考生根据后半句的表述会选择D项,但实际上忽略了文段前后句之间的关系,只看到了一个方面。而C项作为一个迷惑项也有很多考生会被误导,但其表述的措辞“依赖”又与原文段含义不符,因此均予以排除。

某公的解释大同小异,毋须单独展示。

它们都依据自创的一项言语作答重要原则——选项表述是否全面,当然这项原则通常都在它们需要的时候才用,针对它们对这项原则的理解城下君不敢苟同。

按照它们的认识,主旨题考虑的第一要素就是论述的“全面性”!

打个比方,某段文字包含A、B、C三句表述意思不同的话,代表该段文字论述的3个点,某公、某图就认定正确选项一定是那个能将A、B、C三个点完全包含进去的选项。

但是,城下君的理解不同,我们先来一起看看“主旨”到底是什么含义:

“主旨”依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主要的意义、用意或目的”,也就是说文段中有A、B、C三个点,主旨只是其中最主要的点,剩下的2个点都是为主旨服务的,如引述或铺垫。

归纳起来,主旨题考虑的第一要素不是“全面性”,而是“重要性”!

所以首先考虑选项表述的“全面性”其实不是主旨题想要考查的方向,大纲明确表明考查的能力是“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

请更正自己的思想,“重要性”才是主旨题考查的第一要素!

推广开来,所有的行测试题都有考查方向,这个考查方向就是考点所在,考点所在的地方就是考查重点,能洞悉考点所在的考生才能从普通身份晋级到高手层次。

——————————神奇智能的分割线————————————

第二步,我们来还原命题场景

我们来根据原文挖掘题干所想表达的主题。《让科学与文学常相聚》分三个部分论述,分别是:

(1)科学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核,写科学既是文学的责任,也是文学的机遇;

(2)以文学笔法写科学,重在传达科学的精神,是更高层次的科普;

(3)优化文学和科普队伍结构,需要一批思想敏锐、学贯中西、才兼文理的新人

题干出自第一部分——“科学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核,写科学既是文学的责任,也是文学的机遇”,该部分下面有四段话,前两段讲“写科学是文学的责任”(前一段主要举具体事例),后两段述“写科学是文学的机遇”(前一段也是举具体事例)。

题干则出自第四段话,而第四段强调的重点是“写科学是文学的机遇”。

算了解释不清楚,还是贴原文吧!

——————————神奇智能的分割线————————————

(总论点)科学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核,写科学既是文学的责任,也是文学的机遇

(第一段)谁能忘记2003年春天那场突如其来的**?谁又能忘记,如果不是党和政府动员全国人民,依靠科学,大力防治,战胜这一未知的恶魔可能要经受更多的挫折。**时期有许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最引人瞩目的当数战斗在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5、6月份,解放军302医院教授姜素椿的事迹通过新闻媒体已经家喻户晓,9月份发表的报告文学《白色的春天》写的正是姜素椿。重复吗?炒冷饭吗?不。在作家笔下,姜素椿的形象更丰满了,302医院的医护人员在读者心目中更可亲、可敬、可爱了,对**的描述更为形象、可读了。

(第二段)这就是文学的力量。谈到为什么写这些新时期“最可爱的人”,《白色的春天》作者孙晶岩说,文学应当关注社会热点,贴近时代生活。科学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核,科技工作者是时代的精英,热情地讴歌科学事业,是作家的责任,这样的作品,读者拍手欢迎。

(第三段)很多人都熟悉科普电视栏目《科技之光》,也看过曾获国内外大奖的《追寻永乐大钟》和《守护敦煌》两部电视片。业内人士说,这两部电视片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制片人赵致真撰写的解说词,《十月》发表时称其为科学散文。《守护敦煌》以散文的笔法介绍敦煌文物保护中运用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工艺技术的叙述非但不显干涩与枯燥,而是像鉴赏家一样说得文采飞扬,引人入胜。《追寻永乐大钟》介绍北京觉生寺(大钟寺)那口无与伦比的大钟,就其铸造、铸字、音响、悬挂等方面凝聚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娓娓道来,讲的是技术层面的事,字里行间则充满艺术品评的韵味和对历史的追思,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以这样的方式让公众走近科学,科学必然美不胜收。

(第四段)赵致真说,我们的一些科普文章常常激不起公众的兴趣,原因之一便是枯燥。要把科普文章写得“郁郁乎文哉”,就需要作家的笔。科学的飞速发展,为文学写作提供了一座富矿。相信有眼光的文学家一旦领略科学题材的广阔富饶,便会陶醉在它的无限风光中乐而忘返。

——————————神奇智能的分割线————————————

第一、第二段讲的是“写科学是文学的责任”,第三、第四段讲的是“写科学是文学的机遇”。

题干出自第四段,主要为了阐述“写科学也是文学的机遇”!

看明白没有?这是常见的论述方式,先给个总论点“写科学既是文学的责任,也是文学的机遇”,总论点包含2个并列的分论点,接着分开论述这2个分论点。

如果各位还没看清楚,请接着看后面的第二部分——以文学笔法写科学,重在传达科学的精神,是更高层次的科普。

论述方式也是一样的,该部分前两段讲述“重在传达科学的精神”,第三段则阐述“更高层次的科普”。

分析完原文后,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题干主要强调“写科学是文学的机遇”!

我们能根据原文分析出来这个结论,命题人必然也能轻易看出来,所以他们在命制试题时必然会把正确选项设置为强调“文学机遇”的那一项。

其实大家还可以接着发散思维,思考一下《让科学与文学常相聚》这篇文章到底是写给谁看的?报道目的何在?

写这篇报道的目的在于吸引合适的青年作家加入宣传科普工作之中,那么怎样才能吸引他们?作为作者当然会强调写科普是作家的大机遇!

——————————神奇智能的分割线————————————

第三步——分析命题人选项设置

“A、科普文章对作家的依赖”完全取自题干第1、2句,分析第1、2句的作用,这两句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引入话题“作家的笔”,展示科普文章的写作需要文学家。注意这两句属铺垫,非文段重点。

“B、科学和文学的互相激励作用”这句话有非常大的迷惑性,我们来好好分析下:

第1句指出问题所在——科普文章枯燥;

第2句解决问题方法——加入文学成分;

第3句引入论述重点——科学能为文学提供丰富素材;

第4句表明重点内容——写科普文章是文学家的机遇。

请仔细体会第4句(相信有眼光的文学家一旦领略科学题材的广阔富饶,便会陶醉在它的无限风光中乐而忘返)中的“一旦领略”、“便会陶醉”表明科学题材是文学的宝库,是作家的机遇!

分析完每句话,我们知道后两句才是文段想表述的重点!

再看看B项,“互相激励”之说是否正确。

我们先把B项拆成两句话“科学对文学有激励作用”、“文学对科学有激励作用”。

先搞清楚什么是“激励”,“激励”指激发、鼓励。

(1)科学对文学有激励作用。指科学能激发、鼓励文学创作,我们回到题干,题干中主要提到的是科学需要文学,能为文学提供创作素材,是作家的机遇。

也就是说,题干中找不到任何科学鼓励文学创作的成分。

(2)文学对科学有激励作用。指文学能激发、鼓励科学传播,题干中指文学能促进科普文章的传播。这句话堪堪说的过去,细究起来也是有问题的(主要在于“励”字无法解释)。

总结起来,题干主要论述的是“科学和文学的互相促进作用”,“促进”和“激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词,不能混淆。

“C、科学和文学互相依赖的关系”这句话明显错误,文学对科学没有依赖成分。

“D、科学发展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句被某公、某图同时安插“片面”罪名的选项才是唯一强调“文学机遇”的,让大家不可思议的正确选项。

我们回过头来分析命题人的选项设置。

A项的片面特别明显,大部分人都不会选它;C项的“互相依赖”错的更是离谱,没有人会选它。

但是C项的“互相依赖”为B项的“互相激励”做好了铺垫,很多人只是因为“互相激励”明显比“互相依赖”更正确而选B项,这可能就是心理学因素,误导考生踏入陷阱。

实际上,考生在寻找的是“互相促进”!

正确选项D项却藏的很深,让人都以为它表述片面,并且和A项相对,两项就都显得片面,无人敢选,这一因素促使对B项心存疑惑的考生也不得不选择B项。

——————————神奇智能的分割线————————————

第四步——分析机构为何会做错

某公、某图一直依靠“片面”二字排除选项,但凡看到表述不全面的,它们都会第一时间排除,在它们眼里选项表述全面性是第一要素。

另外,对文段结构把握的机械性,也让它们做不出正确抉择。它们还是那个简单的思维——主旨题就是选表述最全面的!

这一认识其实得看文段结构层次,全面性只适合完全并列的文段,主次分明的结构根本不适合,而我们考的文段绝大部分都不是并列结构。

再次强调“重要性”是非并列结构的文段第一考虑要素。

——————————神奇智能的分割线————————————

友情解答疑问:QZZN上的一些考生关于此题的提问(以后每题都会附QZZN上考生针对此题的代表性疑问)

观点1:分不清“其实这段文字就包括了两层含义,前面一句讲科普需要文学;后面一句讲科学的发展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素材。因此讲的就是两者的相互促进作用,选B”

PS:“相互促进”并不等同与“相互激励”,各位不觉得“激励”二字很膈应嘛。

观点2:选C相互依赖

PS:不解释,自己先搞清楚什么是“依赖”,“依赖”指“离不开”,像鱼儿依赖水才能存活。

文段主要谈论科学需要文学,科学能为文学提供素材,强调文学的机遇;文学对科学的激励、依赖无从谈起。

科学需要借助文学的力量弘扬它的精神,即文学能促进科学传播,科学能为文学提供素材,促进文学创作。两者相互促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