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鸳梦重温(2)
徐慧一字一顿:“武媚娘。她根本没有陪同高阳公主去会昌寺修行。”
送走徐慧妃,长孙冲气不打一处来:“可惜啊,鸿胪寺一案之后,咱们埋在宫里的眼线就被拔了个干净。否则这武媚娘秘密回宫一事,也不用等到惠妃娘娘来告诉我们。”
长孙无忌叹道:“古有妖妃妲己、褒姒,各个皆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貌。帝王天子,专宠一人,都是亡国之兆。”长孙冲问:“父亲,武媚娘一介女流,无名无分,朝中无人,孩儿不明白区区一个她也值得父亲如此大动干戈吗?”
长孙无忌说:“区区一个武媚娘?冲儿你有所不知,武媚娘此人绝不简单,你想想看,太子、吴王、高阳公主、房玄龄均与武媚娘交情甚好,怎能说她朝中无人?况且,四子夺嫡前前后后,她知道的事太多了。事到如今,为绝后患,老夫也只能以退为进,做出破釜沉舟之举了。”
殿外台阶上,长孙无忌一人独行,面色严肃,步步有力,拾级而上。定睛驻足看了看“政务堂”三个大字,整整衣冠,遂入殿。
身后一片空寂。
李世民坐在案几前,李治侧立他的身畔,手拿一本奏折,像是在商议什么。见长孙无忌进殿,李治上前迎接:“舅父。”李世民抬眼,见长孙无忌神色有异:“王德,赐坐。”
长孙无忌面色严肃,快步上前,跪拜道:“陛下,太子,臣今日前来是要问问,陛下为什么出尔反尔,置大唐江山社稷于不顾,将武媚娘接回宫中!”
李治听到,面露不安,他瞥眼长孙无忌,又看向李世民。李世民显然料到会有这一天,长孙无忌从他的脸上看不出表情。李世民淡淡地:“你听谁说的?”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陛下,星象一说不可轻视,武媚娘此人八字带邪,已然威胁到江山社稷,陛下不可掉以轻心!”李世民避而不答,反问:“朕问你话呢,如何不答?”
长孙无忌又一步上前,慷慨陈词道:“陛下即使不承认臣也知道,陛下用的歙砚狼毫均出自武媚娘之手,净初池凉亭内还有一曲《凤求凰》!”
李世民听到这里勃然大怒,怒目圆睁,起身将手中奏折狠狠摔下去,拍案喝道:“大胆长孙无忌!竟敢派人在宫中监视朕!”
长孙无忌镇定自若:“陛下息怒!臣不敢!只是陛下专宠武媚娘,已有积怨,武媚娘回宫之事早已传扬开来,何用微臣监视?武媚娘此人深不可测,臣深怕姑息养奸,搅我大唐气数,乱我朝纲社稷。”
李世民听及此,已然愤怒不能自持,双手攥拳。长孙无忌再上一步:“臣恳请陛下即刻下诏赐死武媚娘!”李世民气愤不已,一手撑着案几一手指着长孙无忌喝道:“无忌——朕不许你这样诽谤她!”
长孙无忌低头拱手继续说:“陛下,从臣刚才踏入政务堂之时起,已上前三步!即使是不行君道的晋灵公,大夫谏言,上前三次,忠言相劝,晋灵公也会纳谏。难道陛下,竟要为一个小小宫人武媚娘,毁了一代圣君的名节吗?”
李治听至此上前:“长孙大人,你先是无凭无据诽谤父皇的侍女,接着竟将父皇比作荒淫无道的晋灵公,治儿不明白,今日你到底意欲何为?”李世民回首道:“治儿,不要对你舅父语出不敬,妄下断语。”
李治只好道:“治儿知错。”
长孙无忌没想到太子李治也会为了武媚娘下了这样重的话,马上跪拜泣道:“陛下,臣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一片忠心,为大唐黎民百姓,江山社稷。若是魏大人在此,一定也会规劝陛下、太子不要被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李世民语气稍缓:“辅机,魏卿上谏从来是非分明,从未有你这样一意孤行,以偏概全之辞。”
“好,如若陛下不听臣劝,执意要留武媚娘在宫中,臣再也无颜在朝中立足,只有辞官养老!还请陛下三思!”长孙将官帽摘下。
听到辞官二字,父子二人一时无话。
长孙无忌继续陈词:“陛下,臣早年承蒙高祖皇帝垂青,授臣渭北行军典签得以辅佐陛下,不可不谓披肝沥胆,忠心耿耿!当年长孙皇后告诫臣不可依仗‘椒房之宠’复执国政,是陛下御赐《威凤赋》赞臣佐命之功,后授臣为司空。陛下之恩臣没齿难忘,长孙无忌在朝为官三十余载,抱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心,今日便豁出这一生的戎马,求陛下好好掂量掂量臣的份量,是不是在你心中,比武媚娘还轻?”
长孙无忌言罢,目光坚毅直逼李世民。李世民见他将话说绝了,沉吟半晌,不知如何对答,突然有声音从屏风后传来。
武媚娘一字一句朗声道:“口口声声为国家社稷鞠躬尽瘁,敢问长孙大人真的没有半点私心吗?”长孙无忌面露惊讶之色,抬头,看见武媚娘从屏风后缓缓走出。
长孙无忌没想到武媚娘会出现在政务堂,愤然起身道:“武媚娘,君臣议事,你凭什么屏后偷窥。”李治见武媚娘竟在这个节骨眼出现,赶紧朝她轻轻摇头,眉头紧锁,示意不可。
武媚娘并不畏惧,神色镇定,笑言道:“在大人眼中,我是祸国的妖人,行为做事当然与旁人不同。”
长孙无忌不料武媚娘口出此言,恼怒不已:“目无国法,一派胡言。”
武媚娘走到李世民身边,为其拭汗: “陛下近日龙体欠安,长孙大人今日却如此苦苦相逼,让陛下左右为难,难道也是为了江山社稷吗?”
长孙无忌怒火中烧,眼睛紧紧盯着武媚娘:“老夫每日都在佛堂烧香许愿,祈求陛下万年千秋。但今日为了清君侧,除妖孽,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武媚娘冷笑:“好一番忠肝沥胆之词。长孙大人单凭星象一说就无端给媚娘定罪,媚娘手中倒有一物,可证大人的私心。”说罢,武媚娘给李世民呈上一封密函,李世民接手,神色一凛。长孙无忌也有些忌惮。
武媚娘拜了三拜:“陛下、太子、长孙大人,贞观十六年,可否还记得废太子私通侯君集一事?媚娘时任甘露殿侍书女官,事发前,大人曾多次在安福门隐蔽之处与媚娘私会,大人要媚娘利用职务之便,为你偷出密函加以调换。这一封便是你与褚遂良二人伪造的密函,目的是转移废太子承乾的罪责,而嫁祸魏王李泰。”
长孙无忌哪想到武媚娘留下罪证:“陛下,这……”
李世民不愿生事,道:“媚娘,谋逆一事朕早已说过不要再提了。”
“当时媚娘就多留了个心眼,将二位大人伪造的密函留在手中,呈上朝堂的那本,是媚娘拙笔所仿。若是大人愿意在百官面前,亲口承认此事,媚娘愿与大人、褚大人一同论刑受罚。”事关身家性命,也是长孙无忌苦苦相逼至此,媚娘并未听李世民所劝,决意破釜沉舟。
长孙无忌不料武媚娘会在李世民面前说出此事,面上虽强装镇定,额上却已渗出虚汗:“陛下……臣一片忠心。”
武媚娘语速加快:“此是其一,其二,事成之后,长孙大人又嘱咐媚娘利用人脉监视杨妃、吴王行踪,随时向你汇报,可有此事?”
“这……”
李世民越听越气:“辅机,杨妃一生忠良、恪儿委曲求全,你若说这些都是为了朕,也未免过于处心积虑了。”
武媚娘还道:“禀陛下,长孙大人的忠心可鉴,但是气度太窄,不能容人。承乾已为废人,他怕再生事端,便撺掇陛下将其秘密处死。”
李治心头一震:“父皇,这可是真的?”李世民眼眶一红,已无力回答。
武媚娘拜了三拜:“魏王李泰也是处处被他逼迫,才会不顾一切,冲到玄武门要讨说法,落得如此下场。若不是吴王、杨妃生性忠良,在大人的打压之下甚至也有可能起兵造反。由此可知四子夺嫡、兄弟阋墙与长孙大人的挑唆脱不了干系。长孙大人如此之做法,还敢说自己只是为了大唐江山社稷,没有半点私心吗?”
最后一句话武媚娘说得掷地有声。
长孙无忌恼羞成怒喝道:“我长孙无忌对陛下拳拳之心,还轮不到你武媚娘来评说!”说罢,长孙无忌突然从袖中取出藏匿的匕首,武媚娘来不及躲闪,瞬间匕首已逼至武媚娘咽喉。
李世民见状大惊,欲要呼救已然来不及。却听当啷一声,匕首被李治用鎏金灯台格挡掉,媚娘粉颈已然多了一道嫣红。媚娘伸手摸了一下,手中见血,便登时晕倒在地。父子二人大惊,李治三步并作两步扶起媚娘。
媚娘悠悠醒转,嘤咛了一声:“陛下,媚娘不想死……”
李世民捡起匕首,面色铁青,字字有力,缓缓道:“长孙皇后在世时,常常提醒朕,家之宠贵极矣,诚不愿兄弟复执国政。却未料皇后规劝之声犹在耳畔,专权之祸事复又重演!”说罢一震匕首,抵在长孙无忌的胸前。
李世民道:“无忌,你带刀上殿,刺朕爱妃,难道今时今日,便反了朕不成?”
长孙无忌不料李世民竟会用刀锋迫他,极为震惊,浑身颤抖。长孙无忌双目一闭,两行浊泪涌出,趔趄着险些站不稳:“陛下啊……”
褚遂良以及一干长孙派官员立在殿门外,眼看长孙无忌走出,急切上前。长孙无忌步履沉重,一副心如死灰的模样。褚遂良与众长孙派官员纷纷询问:“大人,如何?”
李世民威严之声从殿内传出:“朕已经给你留足了情面,今日之事,休得再提!即日起,朕命你回府思过,没有朕的诏令,不得干预朝政!”
众人大惊。长孙无忌摇头,摆手示意褚遂良莫要再问。褚遂良等人眼看着长孙无忌孤寂的背影越走越远。
霜降时节,草木凋敝。地上一片枯黄,偶有几片半绿的落叶落在上面。冷风一吹,落叶一大片,更显萧瑟。东郊大道上,车队浩浩汤汤百余辆,另有羽林军护卫。
车队正前方是李世民的龙辇,为避风寒,龙辇四周帷帐尽放。辇内传来李世民的轻咳,一个女声传出:“走慢些。”
李治辇后骑马随行,神情复杂。